[实用新型]一种防刮且抗水氧的量子点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0890.2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0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亮;谢金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山县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33/54 |
代理公司: | 衡阳雁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1 | 代理人: | 陈纪文 |
地址: | 4213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水氧 量子 薄膜 | ||
一种防刮且抗水氧的量子点薄膜,涉及光学显示技术领域,其包括包括水氧阻隔涂层,所述水氧阻隔涂层中分散有量子点材料,所述水氧阻隔涂层为无溶剂的UV固化涂层,所述量子点材料采用表面经过抗水汽阻隔处理的量子点纳米颗粒形成,所述水氧阻隔涂层的表面设有一层扩散层或所述水氧阻隔涂层的上、下两面均设有一层扩散层。本实用新型无需采用阻隔膜作为载体,耐水汽、耐氧化性能良好,并且也不易出现老化边缘失效的问题,同时也可提高防刮效果以及发光的均匀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防刮且抗水氧的量子点薄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采用OLED显示已成为电子电器产品显示的一种主流发展趋势,当前采用OLED显示的中高端智能手机越来越多,但由于OLED存在生产良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目前电子显示光源仍主要采用LED形式。
现有将量子点应用于LED显示的技术,仅在大尺寸电视上有了应用性进展,其色域较传统LED显示高出了40% NTSC,目前最高可至115% NTSC,但是,例如3M公司QDEF量子点膜、韩国以及国内一些厂家所生产的量子点膜材料,均存在不耐水氧而易导致膜材老化的问题,进而存在蓝边不良的情况,即便采用了增加上下两层阻隔膜的方式,也仍会出现老化边缘失效的问题,不仅如此,现在市面上这些的量子点膜的防刮效果也不理想,且在提高了色域后,光显示的均匀度却受到影响而变得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采用阻隔膜作为载体的防刮且抗水氧的量子点薄膜,其耐水汽、耐氧化性能良好,并且也不易出现老化边缘失效的问题,同时也可提高防刮效果以及发光的均匀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刮且抗水氧的量子点薄膜,包括量子点涂料层,量子点涂料层包括水氧阻隔涂层,所述水氧阻隔涂层中分散有量子点材料,所述水氧阻隔涂层为无溶剂的UV固化涂层,所述量子点材料采用表面经过抗水汽阻隔处理的量子点纳米颗粒形成;所述量子点涂料层的表面设有一层扩散层。
进一步地,所述水氧阻隔涂层中分散的量子点材料为红色量子点纳米颗粒,所述扩散层中分散有绿色量子点纳米颗粒的量子点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案,一种防刮且抗水氧的量子点薄膜,包括量子点涂料层,量子点涂料层包括水氧阻隔涂层,所述水氧阻隔涂层中分散有量子点材料,所述水氧阻隔涂层为无溶剂的UV固化涂层,所述量子点材料采用表面经过抗水汽阻隔处理的量子点纳米颗粒形成;所述量子点涂料层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一层扩散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案,一种防刮且抗水氧的量子点薄膜,包括水氧阻隔涂层,所述水氧阻隔涂层为无溶剂的UV固化涂层,所述水氧阻隔涂层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一层扩散层,各层扩散层中均分散有量子点材料,所述量子点材料采用表面经过抗水汽阻隔处理的量子点纳米颗粒形成。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水氧阻隔涂层下表面的扩散层中分散的量子点材料为红色量子点纳米颗粒,位于所述水氧阻隔涂层上表面的扩散层中分散的量子点材料为绿色量子点纳米颗粒。
上述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量子点涂料层涂布在一层基材层上。
更优选地,所述基材层为PET或PMMA或PC或UV固化的亚克力膜,所述基材层的透光率≥90%,折射率≥1.45,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25-300um,所述量子点涂料层的厚度为1-20um,所述基材层和量子点涂料层的总厚度为0.1-0.45mm。
更优选地,所述水氧阻隔涂层是以含氟树脂或高Tg的甲基丙烯酸酯对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或丙烯酸进行改性形成的疏水涂料;或者所述水氧阻隔涂层是由HEA或IBOA丙烯酸树脂经UV固化后形成的PMMA膜。
更优选地,所述扩散层为加有扩散粒子的涂层或扩散膜或者是通过物理辊雕表面成型的微结构扩散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山县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衡山县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0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