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6722.6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8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苏菱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F16F15/023;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曳引机 减震 支架 | ||
一种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支架,包括底座固定圈,所述底座固定圈的内侧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底座固定圈一端外表面连接有阻尼层,所述阻尼层的上端连接有防尘盖,所述阻尼层的一端外表面连接有阻尼拉带,所述阻尼拉带的一端连接有压力轴,所述压力轴的上端连接有同曳引机转轴,所述压力轴的下端连接有阻尼板,所述阻尼板的一端连接有阻尼密封圈,所述阻尼板的下端连接有强力弹簧,所述阻尼拉带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一流液孔,所述阻尼板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二流液孔,所诉阻尼层内表面设置有第三流液孔,本实用新型中,可以给予曳引机传动轴所带来的压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达到整体设备在工作时的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曳引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支架。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系统、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其中曳引系统是电梯的核心部分,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
而曳引机在工作中所需输出的拉力较大,所以给曳引机的支架同样带来很大的压力,而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导致支架受力过大变形,坏损,所以曳引机支架拥有减震缓冲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支架,包括底座固定圈,所述底座固定圈的内侧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底座固定圈一端外表面连接有阻尼层,所述阻尼层的上端连接有防尘盖,所述阻尼层的一端外表面连接有阻尼拉带,所述阻尼拉带的一端连接有压力轴,所述压力轴的上端连接有同曳引机转轴,所述压力轴的下端连接有阻尼板,所述阻尼板的一端连接有阻尼密封圈,所述阻尼层内部开设有腔体内腔室,所述阻尼板的下端连接有强力弹簧,所述阻尼拉带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一流液孔,所述阻尼板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二流液孔,所诉阻尼层内表面设置有第三流液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固定圈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底座固定圈的内侧外表面与阻尼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八组,所述固定螺栓通过螺孔与底座固定圈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尘盖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阻尼层的上端与防尘盖的下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阻尼拉带的数量为五组,所述阻尼拉带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阻尼拉带的一端与压力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压力轴的上端与曳引机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力轴的下端与阻尼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流液孔的数量为十组,所述第二流液孔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一流液孔关于压力轴的中心垂直型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流液孔关于压力轴的中心垂直型呈对称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强力弹簧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强力弹簧的上端与阻尼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苏菱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市苏菱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67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红外感应隔爆水袋自动加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