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铁站台电子地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9666.3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9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苏东民;江兴盟;卢伟;丁婷;高基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F27/00 | 分类号: | G09F27/00;G09G3/34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站台 电子 地标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铁站台电子地标设备,包括:防爆外壳,嵌设在高铁站台地面上;位于防爆外壳内部的控制器、NB‑iot通信模块、电子水墨显示屏模块、用于录放越线警示信息的越线警示播报模块及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分别电连接至控制器、NB‑iot通信模块、电子水墨显示屏模块和越线警示播报模块,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至NB‑iot通信模块、电子水墨显示屏模块以及越线警示播报模块,控制器基于NB‑iot通信模块与待进站车辆和/或车站调度中心通信连接,用于调控电子水墨显示屏模块以及越线警示播报模块。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备兼具信息指示功能和安全警示功能,且整体功耗较低,布设过程中无需开挖线槽,布设电源线等,简化工序,非常贴合市场需求,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铁站台电子地标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快速发展,动车组型号的不断增多,使得在同一条铁路上,会有多种车型混跑。不同车型和编组的动车组,停靠在同一站台,车厢的位置不同。目前,铁路部门采用4种不同颜色的地标结合站台显示屏信息,指引乘客候车。由于高铁候车时间越来越短,该方法效率较低,分辨困难,乘客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准确的候车位置,影响行车组织,存在候车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引入了电子地标,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电子地标功能比较单一,且在安装过程中,往往需要在站台上开挖线槽,布设电源线等,工序复杂且有安全隐患,改造成本高,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铁站台电子地标设备,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兼具信息指示功能和安全警示功能,且整体功耗较低,布设过程中无需开挖线槽,布设电源线等,简化工序,有效降低成本,非常贴合市场需求,实用性强。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铁站台电子地标设备,包括:防爆外壳,嵌设在高铁站台地面上;位于所述防爆外壳内部的控制器、NB-iot通信模块、电子水墨显示屏模块、用于录放越线警示信息的越线警示播报模块及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NB-iot通信模块、所述电子水墨显示屏模块和所述越线警示播报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至所述NB-iot通信模块、电子水墨显示屏模块以及越线警示播报模块,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NB-iot通信模块与待进站车辆和/或车站调度中心通信连接,用于调控所述电子水墨显示屏模块以及越线警示播报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防爆外壳包括顶板、底板以及四周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四周侧板一体成型,所述底板可拆卸地与所述四周侧板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顶板是由防爆钢化玻璃制成。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底板的表面四周设置有卡块,所述四周侧板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块相适配的卡槽。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由遇水膨胀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垫。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采用低功耗的NB-iot通信模块,使得设备可进行无线通信,布设时无需再开挖线槽,布设电源线等,大大简化了布设工序,电子水墨显示屏模块和越线警示播报模块由控制器触发显示以及播报相关信息,而控制器则在接收待进站车辆和/或车站调度中心的相关指令才触发电子水墨显示屏模块和越线警示播报模块工作,在满足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功耗,从而提升电池的续航能力,降低更换电池的频率,另外设备的外壳底板是可拆卸地,也便于更换电池,非常贴合市场需求,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高铁站台电子地标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电路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9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