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缆固定段加工的灌封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6612.3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5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博;刘爽;朱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7/40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邢慧清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缆 固定 加工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缆固定段加工的灌封夹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固定段加工时线径控制困难以及尺寸公差不合格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灌封夹具包括相对称设置的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电缆本身功能性能、耐磨、耐高温等环境性能的情况下很好的控制了固定段的线径尺寸;加工工艺方便快捷,不受电缆本身线径尺寸及人为加工误差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固定段加工的灌封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缆的发展,行业内对电缆的安装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缆上增加固定段是电缆安装时为打卡子的一种方式,电缆固定段线径及卡子规格的配合直接影响电缆的安装,尤其在复杂的振动环境下,对此处的配合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针对电缆,控制固定段的线径已成为一种提高电缆安装性的趋势。
现有的电缆固定段的加工方法一般是在一种异形件的模缩套的内部涂抹灌封胶,经过吹缩后缩紧在电缆上,吹缩后的模缩套为圆柱型,由于模缩套自身存在一定的收缩范围,并且还受自身所处电缆处线径影响,可能存在不完全收缩或过收缩的情况,再加上工人在加工电缆及找正线径尺寸时比较困难,吹缩前对线径公差要求已达到0~+2mm甚至0~+1mm,电缆线径本身有存在误差,并且找正线径时电缆是否圆整难以控制,难以预计吹缩后的固定段是否在公差范围内,所以控制固定段的线径变的十分困难。另外,电缆吹缩后如果固定段不合格,则需拆下使用新固定段重新加工,从而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缆固定段加工的灌封夹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缆固定段加工的灌封夹具,所述灌封夹具包括相对称设置的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并且在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的外周中间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半环形凹槽和第二半环形凹槽,在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相对扣时形成环形凹槽,在第一半圆柱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向内周延伸的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第二半圆柱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向内周延伸的第三半环形凸台和第四半环形凸台,在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相对扣时,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三半环形凸台对接形成第一环形凸台,第二半环形凸台和第四半环形凸台对接形成第二环形凸台,在所述第一半圆柱体上设有灌封孔及排气孔,在第一半圆柱体的内侧左端面的上端和右端面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在第二半圆柱体的内侧右端面的上端和左端面的下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定位销相匹配的第一定位孔和与第二定位销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的中心通孔的内径与预加工固定段电缆的外径相匹配,将电缆夹紧,防止灌封时胶液外漏。
进一步地,所述灌封孔与排气孔均为圆形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灌封夹具进行加工电缆固定段时单条电缆不同位置的固定段可同时进行定位、灌封或吹缩,可节约加工时间,另外灌封夹具结构设计较为简单,灌封夹具的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的结构基本相同,仅在置于上方的第一半圆柱体的圆柱面上需要钻孔,其余位置两部分加工方式相似,减少了工艺资源成本。
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方便快捷,不受电缆本身线径尺寸及人为加工误差的影响;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的内径尺寸均为电缆固定段模缩套吹缩前所需的合理尺寸,电缆采用夹具灌封处理后避免了模缩套收缩不紧或过收缩的情况;由于灌封后内部凝固的胶液十分圆整,提高了固定段的表面质量,不存在线径粗细相差较大的情况;将固定段的尺寸公差合理的控制在0~+1mm范围内,加工后的固定段安全可靠,提高了电缆的安装性能;固定段要求线径尺寸变更时不需重新计算线径,直接更换对应灌封夹具及模缩套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6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