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墨电极接头加工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3089.9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5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先;韩健华;汪超;刘贺利;常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C3/00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郑菊梅 |
地址: | 4541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电极 接头 加工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电极接头加工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石墨电极接头、减速电机、固定装置和紧固装置,工作台上设有电机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固定装置由一体成型的连接轴、固定板和固定杆组成,连接轴和固定杆分别设于固定板两侧,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左支架上并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相连接,固定杆穿过石墨电极接头上的贯通孔,紧固装置包括卡扣板、紧固件和从动轴,卡扣板紧贴在石墨电极接头的右侧,卡扣板上开设有连接孔,固定杆穿过连接孔与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从动轴设于卡扣板的右侧并连接在右支架顶端的右轴承座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可提高石墨电极接头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电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石墨电极接头加工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电极产品因其良好的导电性能、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耐腐蚀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电炉炼钢生产中,石墨电极的连接一般是采用专用接头将上下两根电极连接起来,接头表面车制有公螺纹,电极两端车之有相应尺寸的螺纹孔,接头的一半拧入上面一根电极的螺纹孔、另一半拧入下面的一根电极的螺纹孔。连接电极的要求是通过接头连接的两电极本体的两端面,在整个使用过程中都必须保持紧密接触,不能产生一丝一毫的缝隙,否则连结两电极的接头极易折断,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常规石墨电极接头加工过程中,因铣刀铣削冲击力及部件的旋转力,使石墨电极接头发生左右位移和(或)上下位移,致使螺纹加工机床存在走刀误差,出现接头加工精度不足、电极与接头的连接配合达不到技术要求的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20207885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冷石墨电极接头,接头内呈中心对称间隔均布设置着四个贯通孔,贯通孔沿着接头本体的轴线方向布置。该专利能够将氮气冷却介质引入石墨电极进行有效冷却,延长石墨电极使用寿命。但并没有解决在加工过程中石墨接头精度不足的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202056418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扣石墨电极接头,接头上有装接头膏的孔,生产中接头膏能在熔化后从孔中流出,在该接头与电极连结处结焦量达到最大,阻止接头与电极本体的松退。该专利也没有解决在加工过程中石墨接头精度不足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的石墨电极接头加工定位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石墨电极接头加工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石墨电极接头、减速电机、固定装置和紧固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电机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和左支架均固定在工作台的左侧,所述右支架活动放置在工作台的右端,所述减速电机设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石墨电极接头设有与轴线平行且沿其轴线周向均布的贯通孔,所述固定装置由一体成型的连接轴、固定板和固定杆组成,所述连接轴和固定杆分别设于固定板两侧,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左支架顶端的左轴承座上并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相连接,所述固定杆从石墨电极接头的贯通孔穿过,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卡扣板、紧固件和从动轴,所述卡扣板紧贴在石墨电极接头的右侧,所述卡扣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杆穿过连接孔与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从动轴设于卡扣板的右侧并连接在右支架顶端的右轴承座上,所述连接轴、从动轴和石墨电极接头位于同一条轴心线上,所述连接轴到工作台的高度大于石墨电极接头到工作台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右端为螺纹杆,所述紧固件采用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母。通过螺母旋转,可以更好的固定好卡扣板和固定板,确保石墨电极接头不发生位移,得到合格的产品。
优选的,所述右支架的底端设有支座,所述支座活动放置在工作台上,可以更方便地安装更换石墨电极接头。
优选的,所述石墨电极接头设有3~6个与轴线平行的贯通孔,可以更好地固定石墨电极接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3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景观河道生态净化结构
- 下一篇:一种酵素生产原料淘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