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5969.8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9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余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联大模具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压铸模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模具,包括有上模及与上模适配的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具有型腔,上模上设有促使型腔与外部导通的金属液注入通道,上模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分布有若干相互导通且可将上模覆盖的流道,上模的侧部设有与该流道导通的高温介质进入口及介质回流口,高温介质进入口处设有与其连接的金属管道,金属管道的一侧设有瞬间加热装置,该瞬间加热装置包括有与金属导管连接的高频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消除锻件表面纹路、促使锻件外观美观、结构简单的压铸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专用模具,专用在压铸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为:金属液充入模具型腔后,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实施产品的锻造。型腔的结构决定了产品的结构。
然而,高温的金属液充入模具型腔后,处于型腔内流动,锻造成型后,铸件表面上会产生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具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的无方向性的纹路。该纹路的产生对产品的外观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消除其表面纹路,一直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无法克服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除锻件表面纹路、促使锻件外观美观、结构简单的压铸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模具,包括有上模及与上模适配的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具有型腔,上模上设有促使型腔与外部导通的金属液注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分布有若干相互导通且可将上模覆盖的流道,上模的侧部设有与该流道导通的高温介质进入口及介质回流口,高温介质进入口处设有与其连接的金属管道,金属管道的一侧设有瞬间加热装置,该瞬间加热装置包括有与金属导管连接的高频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模上设置覆盖其表面即整个型腔的流道,当金属液由金属液注入通道注入到型腔内并开始流动时,通过高温介质进入口将高温介质注入到流道内,处于型腔内流动的金属液在流动过程其本身的热量会逐渐消散,从而产生纹路,而流道内的高温介质可再次对金属液实施加热,使其保持初始的温度;直至金属液完全填满型腔实施成型,加工成型的产品表面则会更为光滑,不会产生纹路。金属导管的设置以及与其连接的高频机的设置,可使通过金属导管进入的介质可快速的达到高温,以便于满足模具持续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覆盖于上模上的若干个由大到小且相互导通的环状连接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覆盖面广。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上模与下模的边缘呈齿纹状配合,齿纹状的边缘粘合有柔性石墨密封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可提高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密封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联大模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联大模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5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环保包装纸箱加工用的节能烫金设备
- 下一篇: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