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3458.2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2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赵仲拴;杨雷;叶安华;张世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3/04 | 分类号: | A41H43/04;B29C65/02;B29C65/7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缝 瓜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包括:加工台,加工台的上侧的中部设置凸柱;支撑架,支撑架设于加工台的一侧;压烫装置,压烫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与支撑架的上端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第一驱动器,两第一驱动器设于外壳内;压板,压板位于凸柱的正上方,压板的两侧分别与两第一驱动器传动连接,压板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与凸柱相正对;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设于外壳内;压烫机头,压烫机头设于压板与外壳之间,压烫机头位于凸柱的正上方,压板的上侧与第二驱动器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操作两台机器,节省等待时间,提高效率50%以上,同时降低了操作流程与操作难度,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上,用单头转移印花机粘烫,需用手工铺平衣服,然后用橡筋套紧,再拉过压烫机头烫牢,手工操作,不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等待时间长,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单头转移印花机粘烫不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等待时间长,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可同时操作两台机器,节省等待时间,提高效率50%以上,同时降低了操作流程与操作难度,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的无缝瓜子壳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缝瓜子壳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侧的中部设置凸柱;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加工台的一侧;
压烫装置,所述压烫装置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压烫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
至少两第一驱动器,两所述第一驱动器设于所述外壳内;
压板,所述压板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加工台之间,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凸柱的正上方,所述压板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驱动器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压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凸柱相正对;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
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设于所述外壳内;
压烫机头,所述压烫机头设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压烫机头位于所述凸柱的正上方,所述压板的上侧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活塞杆传动连接。
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凸柱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部和支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支撑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加工台连接,所述导向部呈圆台状设置,所述支撑部呈圆柱状设置。
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压板的上侧的两侧分别设置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驱动器的活塞杆连接。
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压板的下侧的周壁设置若干压柱。
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凸柱的直径。
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还包括:平台,所述加工台设于所述平台上。
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压烫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电连接。
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平台上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的无缝瓜子壳装置,其中,所述加工台的上侧、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外壳的下侧之间形成加工空间,所述压板、所述凸柱和所述压烫机头分别设于所述加工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3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肠衣生产线水冷却循环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sos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