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6770.9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0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恒盛通信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2101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输入端连接 输出端 烟雾 视频采集系统 温度监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 传感装置 监测 安防监控系统 存储单元装置 视频数据输出 数据收发模块 安全性保障 红外摄像 解码设备 视频采集 数据远传 智慧城市 服务器 报警 小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系统,包括控制器、数据收发模块、服务器、解码设备、视频采集系统、温度监测设备、烟雾传感装置、存储单元装置和GPS定位装置;视频采集系统的视频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温度监测设备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烟雾传感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GPS定位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红外摄像功能,在夜晚进行监测,提高监测安全性保障,可以监测烟雾、温度和进行视频采集等,一旦出现异常进行报警和数据远传,可对小区、城市等,增强了城市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监控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涌入城市地区,水、电及交通等配套系统负荷加大,对城市居住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开号为CN10773068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城市用小区安防系统,包括监控端和用户端,监控端包括后台控制器、第一存储器、第一蓝牙适配器、第二蓝牙适配器、指纹识别装置、读卡器、面部识别装置、第二存储器、无线通讯模块和摄像头,后台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存储器,后台控制器与第一蓝牙适配器连接,第一蓝牙适配器与第二蓝牙适配器连接,第二蓝牙适配器分别与读卡器、指纹识别装置、面部识别装置和摄像头连接,指纹识别装置和面部识别装置均与第二存储器电性连接,此智能城市用小区安防系统,指纹识别装置和面部识别装置均与第二存储器电性连接,通过指纹采集和信息采集到的信息可以快速的与第二存储器内的信息比对,从而增加响应速度。
但是,仍然存在问题:该系统无法进行红外摄像监测,在夜晚的监测安全性较低,针对小区进行安防布控,监测对象较为单一,难以应对联网程度越来越高的城市化进程需要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系统,具有红外摄像功能,在夜晚进行监测,提高监测安全性保障,可以监测烟雾、温度和进行视频采集等,一旦出现异常进行报警和数据远传,可对小区、城市等,增强了城市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系统,包括控制器、数据收发模块、服务器、解码设备、视频采集系统、温度监测设备、烟雾传感装置、存储单元装置和GPS定位装置;所述视频采集系统的视频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监测设备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烟雾传感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GPS定位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与存储单元装置的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数据收发模块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收发模块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服务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服务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解码设备的输入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红外摄像装置,所述红外摄像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五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的输入端与解码设备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UPS电源装置,所述UPS电源装置与控制器的电源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其中,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数据收发模块、服务器、解码设备、视频采集系统、温度监测设备、烟雾传感装置、存储单元装置和GPS定位装置等,具有红外摄像功能,在夜晚进行监测,提高监测安全性保障,可以监测烟雾、温度和进行视频采集等,一旦出现异常进行报警和数据远传,可对小区、城市等,增强了城市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恒盛通信网络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绵阳恒盛通信网络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67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