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加筋土挡土墙面块以及挡土墙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1596.4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8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梅会胜;向朝建;徐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维达尔土工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郑勇 |
地址: | 4000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加筋土 挡土墙 以及 面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加筋土挡土墙面块以及挡土墙面板,运输方便,加筋材料与面块的连接强度更高。一种分体式加筋土挡土墙面块,包括上面块、下面块、加筋材料,所述上面块、下面块为预制混凝土制成,所述下面块的上端面预留有凹槽,所述上面块的下端面预留有榫头,上面块上的榫头嵌入下面块上的凹槽内,使上面块、下面块之间形成曲折间隙,所述加筋材料的一端伸入上面块、下面块之间的曲折间隙内,并通过水泥砂浆连接固定上面块、下面块、加筋材料,形成面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土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加筋土挡土墙面块以及挡土墙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挡土墙多采用传统式的支挡结构,如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桩板式挡土墙等。但传统挡土墙多采用浆砌片石、片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面板结构,结构厚重,形式呆板,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
部分挡土墙采用面板单元进行层叠砌筑,有的还采用长钢筋贯通连接,但是这种整体式面板单元重量太大,通常在180kg以上,不便于运输;通过长钢筋贯通连接不能在相邻面板单元之间砌筑水泥砂浆,连接不够稳固。
此外,传统的加筋材料通常采用筋带,需要进行绑扎等方式固定在面板单元上,而最新的加筋材料通常采用网状格栅结构,不是以前加筋条带,难以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加筋土挡土墙面块以及挡土墙面板,运输方便,加筋材料与面块的连接强度更高,施工周期更短,经济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体式加筋土挡土墙面块,包括上面块、下面块、加筋材料,所述上面块、下面块为预制混凝土制成,所述下面块的上端面预留有凹槽,所述上面块的下端面预留有榫头,上面块上的榫头嵌入下面块上的凹槽内,使上面块、下面块之间形成曲折间隙,所述加筋材料的一端伸入上面块、下面块之间的曲折间隙内,并通过水泥砂浆连接固定上面块、下面块、加筋材料,形成面板单元。
优选地,所述加筋材料为格栅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面块的重量小于下面块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凹槽位于下面块中部,且沿横向延伸为通槽,所述榫头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对应。
优选地,所述上面块、下面块的截面呈“乚”型,且呈中心对称,使下面块的上端面形成所述凹槽,上面块的下端面形成所述榫头。
一种加筋土挡土墙面板,包括若干面板单元,若干面板单元沿竖向重叠,相邻的上面板单元、下面板单元之间通过榫卯结构、水泥砂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包括上面板单元、下面板单元的相向面上分别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插筋插销孔,上面板单元、下面板单元的插筋插销孔中对应插入钢筋,并通过水泥砂浆连接固定上面板单元、下面板单元、钢筋。
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包括下面板单元上端设置的凸起,以及上面板单元下端对应设置的定位槽,下面板单元上的凸起嵌入上面板单元上的定位槽内,形成插接,并通过水泥砂浆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凸起位于下面板单元的后部或中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传统的面板单元分为两部分,并将加筋材料依靠上面块的自重压紧固定,配合曲折间隙、水泥砂浆,连接强度高,且分别运输上面块、下面块,更加方便,操作性更简单,施工速度更快,经济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分体式加筋土挡土墙面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分体式加筋土挡土墙面块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维达尔土工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维达尔土工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1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底刀更换的底刀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循环散热的长排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