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废铝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5736.7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6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易艮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市天工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5/04 | 分类号: | B21C35/04;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国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2 | 代理人: | 张熔舟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型材 挤压 模具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废铝脱模装置,涉及脱膜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铝型材挤压模具废铝脱膜装置功能单一,无法对清除的废铝进行收集处理的问题。所述模具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模具固定座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部安装有挤压模具,所述挤压模具的内部设置有模孔,所述挤压模具的外壁上设置有法兰盘,且挤压模具通过法兰盘与进料口法兰连接,所述模具固定座的上方安装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的上方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模具固定座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下方安装有减震支架,所述传送带的下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传送带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废铝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挤压是对放在容器内的金属坯料施加外力,使之从特定的模孔中流出,获得所需断面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主要用于不锈钢、镍基高温合金和难熔合金的棒材、管材及异型材的生产。热挤压是几种挤压工艺中最早采用的挤压成形技术,它是在热锻温度下借助于材料塑性好的特点,对金属进行各种挤压成形。目前,热挤压主要用于制造普通等截面的长形件、型材、管材、棒材及各种机器零件等。热挤压不仅可以成形塑性好,强度相对较低的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低、中碳钢等,而且还可以成形强度较高的高碳、高合金钢,如结构用特殊、不锈钢、高速工具钢和耐热钢等。在铝材热挤压后,会有部分因挤压过度堵而在模具进料口处的废铝,此时需要使用脱模装置对其进行清除,才能继续之后的热挤压工作。
但是,现有铝型材挤压模具废铝脱膜装置功能单一,无法对清除的废铝进行收集处理;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废铝脱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废铝脱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铝型材挤压模具废铝脱膜装置功能单一,无法对清除的废铝进行收集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废铝脱模装置,包括模具固定座,所述模具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模具固定座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部安装有挤压模具,所述挤压模具的内部设置有模孔,所述挤压模具的外壁上设置有法兰盘,且挤压模具通过法兰盘与进料口法兰连接,所述模具固定座的上方安装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的上方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模具固定座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下方安装有减震支架,所述传送带的下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传送带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传送带的前端面上安装有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的内部安装有激光传感器和光电计数器。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下方设置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挤压模具的内部,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切割刀片。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传送带的主动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外壁四周均设置有挡料板。
优选的,所述挡料板的上表面与激光传感器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激光传感器采用型号为LA2-MB010N的激光传感器,所述光电计数器采用型号为ST76的光电计数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激光传感器和传送带,当废铝的堆积高度超过传送带挡料板时,激光传感器的感应端会被废铝阻挡,从而发送信号给电机,带动传送带运动,将废铝间断性的送往熔炉处,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产能效率。
2、通过设置光电计数器,因废铝掉落时会经过光电计数器,进行一次计数,所以当挤压完成后,通过光电计数器就能清楚明确的知道加工了多少铝材,方便工作人员核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市天工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大冶市天工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5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