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桩高应变测试钻孔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2599.1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7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甘轶;万远收;周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B23Q3/18 | 分类号: | B23Q3/18;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桩高 应变 测试 钻孔 定位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高应变测试钻孔定位器,包括两个中心对称设置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片、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对称设置在定位片的两侧,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通过皮带扣连接,定位片上设有若干个通孔。通过皮带扣使得定位片、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箍紧在桩身上,对照定位片上的通孔来在桩身进行钻孔,使得钻出来的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和桩身对称的位置上,有效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皮带扣扣在不同的连接孔上,可以对不用直径的管桩进行辅助定位钻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管桩高应变测试钻孔定位器。
背景技术
预应力管桩作为最主要的桩型,对工程结构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工程安全,通常需要对预应力管桩进行荷载试验,以确定其竖向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高应变测试需在桩身一定高度对称的位置钻孔安装传感器,每侧三个孔位,呈等边三角形。目前,钻孔主要靠人为肉眼控制,经常出现两侧的孔位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或者不在桩身对称的位置上,导致测试信号出现异常,影响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管桩高应变测试钻孔定位器,解决钻孔时,两侧的孔位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或者不在桩身对称位置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管桩高应变测试钻孔定位器,包括两个中心对称设置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片、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对称设置在定位片的两侧,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通过皮带扣连接,所述定位片上设有若干个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片、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环抱在桩身的侧壁上,通过皮带扣将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锁紧,使得定位片、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箍紧在桩身上,再对照定位片的通孔来在桩身进行钻孔,两块定位片关于桩身的轴线中心对称,定位片上相对应通孔关于桩身的轴线对称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而使得钻出来的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和桩身对称的位置上,有效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带体上等距间隔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皮带扣固定在第二带体远离定位片的端部,皮带扣扣在连接孔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皮带扣扣在不同的连接孔上,可以改变定位片、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围成圆的直径,进而可以对不用直径的管桩进行辅助定位钻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带扣包括固定座、框体和卡针,所述固定座和第二带体固定连接,所述卡针的一端和框体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连接孔和框体抵接,所述第一带体从框体中穿过,所述框体通过转轴和固定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带体穿过框体,卡针卡在连接孔上,使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连接箍紧在桩身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两端的凸块,所述框体、固定座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和凸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大于连接槽的槽口,连接槽和凸块转动连接,使得框体和固定座转动连接又不会脱离,在进行扣紧时更方便和灵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带体远离定位片的端部设有锥形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部的体积小,使第一带体更容易从框体中穿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片的两侧设有连接筒,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靠近定位片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固定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穿过连接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定杆扣在连接筒上,使得定位片和第一带体、第二带体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2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FT液晶屏检测装置
- 下一篇:重力式钻芯孔测斜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