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位于下穿既有公路下方隧道扩建的永临结合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6144.9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0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波;卢波;方杰;陈政率;张俊儒;冯冀蒙;王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0/02;E02D5/74;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金凯 |
地址: | 332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于 既有 公路 下方 隧道 扩建 结合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位于下穿既有公路下方隧道扩建的永临结合支护结构,包括有设置于下穿既有公路处的混凝土板、连接于混凝土板和扩建隧道衬砌之间的多根竖直设置的锚杆、以及位于扩建隧道拱顶处的管棚,锚杆的底部位于管棚相邻的支护管之间且与相邻的支护管焊接固定,锚杆和管棚的支护管内均灌浆加固。本实用新型通过锚管与管棚结合而成的支护结构作为临时支护结构,能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施工完成后可作为永久支护结构,减少临时支撑的施作和拆除,加快施工进度和减少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位于下穿既有公路下方隧道扩建的永临结合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国家经济和科技都在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之间的交流也逐渐频繁。以往设计的公路隧道等已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流动量,因此,新建隧道或既有隧道的扩建都是不可避免的。在一些地区,考虑当地地质、施工条件、施工等因素,原位扩建是十分实用的施工方法。不少需要原位扩建的隧道都有下穿既有公路,而修建隧道时通常需要拆除既有公路,影响正常的交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位于下穿既有公路下方隧道扩建的永临结合支护结构,一方面可以对下穿既有公路进行加固支撑,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另一方面可极大程度减少对当地交通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位于下穿既有公路下方隧道扩建的永临结合支护结构,包括有设置于下穿既有公路处的混凝土板、连接于混凝土板和扩建隧道衬砌之间的多根竖直设置的锚杆、以及位于扩建隧道拱顶处的管棚,所述的锚杆的底部位于管棚相邻的支护管之间且与相邻的支护管焊接固定,所述的锚杆和管棚的支护管内均灌浆加固。
所述的锚管的底部伸入到扩建隧道衬砌中,伸入深度为扩建隧道衬砌厚度的1/3-1/2。
所述的混凝土板内设置有多个钢垫板,所述的多根锚杆分成多组呈矩阵排列结构的锚杆单元,每组锚杆单元的每个锚杆顶端的锚栓部均架设于对应的钢垫板上且每个锚杆的杆体均穿过对应的钢垫板和混凝土板后伸入到混凝土板下方的土体内。
所述的锚杆的杆体为外直径42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在隧道原位扩建前,锚管可充当超前支护,扩建施工中可以作为竖撑便于隧道开挖的加固支撑;
(2)、本实用新型通过锚管与管棚结合而成的支护结构作为临时支护结构,能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施工完成后可作为永久支护结构,减少临时支撑的施作和拆除,加快施工进度和减少施工成本;
(3)、在本实用新型永临结合支护结构的支撑下,隧道原位扩建时,扩建隧道的上台阶可实现一次性开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I-I剖面图;
图3是图1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61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散热的水冷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型树穴通风抽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