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料收集中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8909.6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5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健;张嘉良;吕戌生;张家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晶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06 | 分类号: | B65G53/06;B65D88/54;B01D46/02;B01D4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中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料收集中转装置。包括中空仓体,所述中空仓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中空仓体侧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中空仓体上部设置有处于所述进料管上侧的过滤装置,还设置有处于所述过滤装置上侧的中空风室,所述中空风室上设置有雷达料位计,所述中空风室上还设置有脉冲装置以及出风管道。本实用新型在正压装置的作用下,可将物料输入仓内,经过过滤装置将物料中的气体杂质过滤,多余的风量通过排风装置排出,排风管道内装有粉尘检测系统,可及时发现过滤装置故障,及时维修;通过高压脉冲装置,将吸附在滤袋上的物料脱离滤袋,使其沉积在仓内,并经过仓下端的出料口控制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粉料收集中转装置,属于超细粉体的收集设备工业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粉料收集装置多为负压收集,但在处理效率上并不理想,且一旦仓底或送料管道密封不严,会造成整体抽力不足,粉料收集效率则大打折扣。而且,有部分物料在磨细后流动性很差,单靠普通卸料阀或物料自流,会严重影响下道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收集输送方式,提高收集效率,同时解决部分粉料流动性差,避免对下道工序产生影响。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粉料收集中转装置,包括中空仓体(1),所述中空仓体(1)下部设置有出料口(2),所述中空仓体(1)侧部设置有进料管(8),所述中空仓体(1)上部设置有处于所述进料管(8)上侧的过滤装置(3),还设置有处于所述过滤装置(3)上侧的中空风室(4),所述中空风室(4)上设置有雷达料位计(5),所述中空风室(4)上还设置有脉冲装置(6)以及出风管道(7)。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8)外接正压送料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风室(4)内设置有隔板(9),所述脉冲装置(6)处于所述隔板(9)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脉冲装置(6)包括高压气管(61)、高压气包(62)和智能脉冲控制器(63);
所述高压气管(61)与所述高压气包(62)相连,并通过所述智能脉冲控制器(63)控制;所述中空风室(4)上打有小孔(41)使高压气管(61)和所述中空风室(4)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小孔(41)的尺寸为5毫米-1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3)包括若干滤袋(31),各滤袋(31)分别和对应的小孔(41)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2)振动形式出料。
进一步的,所述各滤袋(31)上端固定在所述中空风室(4)下端,所述各滤袋(31)下端活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雷达料位计(5)处于所述中空风室(4)顶部,所述雷达料位计(5)和智能操作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正压装置的作用下,将粉料输送至仓内,经过过滤装置,通过顶部排风装置将气体排出;仓内部通过脉冲装置将滤袋上的粉料冲击下来,经过底部振动出料口,将粉料排出,且可任意控制排出料量;顶部雷达料位计可准确反映仓内料位,可及时控制相关进料与出料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中空仓体,2为出料口,3为过滤装置,4为中空风室,5为雷达料位计,6为脉冲装置,7为出风管道,8为进料管,9为隔板;
31为滤袋,41为小孔,61为高压气管,62为高压气包,63为智能脉冲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晶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晶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8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角形状的钢筋连接构件
- 下一篇:灭疥螨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