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6864.1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7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郑石雄;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551;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11444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材料 冷却组件 承载板 凸起 单元电池 通孔 电池模组 工艺要求 模组主体 空腔 涂覆 储能器件 空腔连通 凸起设置 抵接 灌注 申请 流出 容纳 | ||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模组主体,设置有多个单元电池;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模组主体的底部;导热材料,设置于所述单元电池和所述冷却组件之间;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承载板围成用于容纳所述导热材料的空腔;沿高度方向(Z),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单元电池抵接,所述第一凸起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本申请通过在冷却组件的承载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起,使导热材料灌注或放置于空腔后,从而可以根据导热材料是否能够从通孔流出,以表征导热材料的涂覆面积已达到工艺要求,进而解决了现有导热材料无法使涂覆面积达到工艺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电池通常采用的是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正逐步替代镍氢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类电子行业、电动汽车行业及储能领域。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电池模组通过水冷板只对模组温度进行控制,由于各个单元电池之间的散热条件存在差异,因此传统的电池模组缺乏差异性的管理。与此同时,水冷板与单元电池之间设置的导热材料的涂覆方式(如涂覆厚度或涂覆面积)也无法满足上述存在差异性的散热条件,例如涂覆厚度过于单一化,涂覆面积未能达到最大化。
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电池模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导热材料无法使涂覆面积达到工艺要求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模组主体,设置有多个沿长度方向(X)层叠堆放的单元电池;
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模组主体的底部;
导热材料,设置于所述单元电池和所述冷却组件之间;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承载板围成用于容纳所述导热材料的空腔;
沿高度方向(Z),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单元电池抵接,所述第一凸起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
优选地,沿宽度方向(Y),所述承载板两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承载板中间的高度。
优选地,沿宽度方向(Y),所述承载板两端最低点的切面和所述承载板中间最高点的切面之间形成的夹角C为1°-5°。
优选地,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基板,沿高度方向(Z),所述冷却基板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下方;
所述冷却基板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围绕于所述第一凸起的外侧;
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形成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
优选地,沿高度方向(Z),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单元电池之间具有缝隙。
优选地,沿高度方向(Z),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与所述单元电池抵接,且所述第二凸起由包括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冷却基板上还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连接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上均布有多个所述通孔;
沿高度方向(Z),所述第一凸起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上均布有多个所述通孔;
沿高度方向(Z),所述第一凸起的内部贯穿形成所述通孔。
优选地,所述导热材料为导热胶或导热树脂。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6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