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化工原料的换热对流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8408.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6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欧高明;黄永福;刘艳;刘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中达换热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8F1/08;F28F13/12;F28F9/24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科启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6 | 代理人: | 匡治兵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化工原料 对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化工原料的换热对流床,涉及化工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换热壳体、热介质进料管、热介质出料管、冷介质进液管、冷介质出液管、导流器、第一导液孔、第二导流孔、第一导流盘、第二导流盘、弧形导流槽、换热管、第一弧形槽、第一散热片、第二弧形槽和第二散热片。本实用新型可对冷介质液体进行水平输送和旋转输送,形成乱流,冷介质混合效果更佳,热量分布更佳均匀,换热效果更佳,可将冷介质液体向上旋转输送,进一步加强冷介质液体的乱流,冷介质混合效果更佳,加强换热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弧形槽、第一散热片、第二弧形槽和第二散热片,可加大热介质在换热管中的换热面积和延长换热时间,加强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换热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制备化工原料的换热对流床。
背景技术
化工原料一般可以分为有机化工原料和无机化工原料两大类,有机化工原料可以分为烷烃及其衍生物、烯烃及其衍生物、炔烃及衍生物、醌类、醛类、醇类、酮类、酚类、醚类、酐类、酯类、有机酸、羧酸盐、碳水化合物、杂环类、腈类、卤代类、胺酰类、其它种类;无机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是含硫、钠、磷、钾、钙等化学矿物(见无机盐工业)和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空气、水等。此外,很多工业部门的副产物和废物,也是无机化工的原料。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流经固体时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现象。对流换热是依靠流体质点的移动进行热量传递的,与流体的流动情况密切相关。化工原料在制备过程中,经常使用对流换热装置进行降温。
但现有的制备化工原料的换热对流床,换热效率低,冷介质流体的利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化工原料的换热对流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化工原料的换热对流床,包括换热壳体,所述换热壳体外壁一端设有热介质进料管,所述换热壳体外壁另一端设有热介质出料管,所述换热壳体外壁底部一侧设有冷介质进液管,所述换热壳体顶部另一端设有冷介质出液管,所述换热壳体内侧底部于所述冷介质进液管一端连接有导流器,所述导流器中心水平贯穿设有第一导流孔,所述导流器于所述第一导流孔外侧倾斜设有若干个第二导流孔,所述换热壳体内壁底部于所述导流器一侧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导流盘和第二导流盘,所述第二导流盘顶部设有若干个弧形导流槽,所述换热壳体内部于所述热介质进料管和所述热介质出料管之间设有若干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顶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内壁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片,所述换热管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内壁设有若干个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槽间隔交错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壳体外壁一端设有与所述热介质进料管相匹配的第一固定架,所述换热壳体外壁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热介质出料管相匹配的第二固定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冷介质进液管设于所述热介质进料管下方。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盘设于所述导流器和所述第二导流盘之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盘包括若干个旋转叶片,所述第二弧形导流槽设置四个,四个所述第二弧形导流槽环形排布于所述第二导流盘顶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壳体内部水平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为镂空结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盘中心贯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导流盘中心贯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与所述辅助板底部转轴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热介质进料管和所述热介质出料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中达换热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中达换热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8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