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1730.2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8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冉景兵;谢荣婷;韦普成;易彩英;刘涉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池市人民医院;冉景兵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4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咽喉 部分 引流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其特征在于:双套管由外套管和内套管组成,所述内套管套设于外套管内,所述外套管前端口封闭,外套管前部管壁两侧交替留置有非对称性的若干侧孔,尾端设有开口连接冲洗侧管,冲洗侧管尾端为连接注射器的启盖接口,所述内套管连接到提供持续负压吸引的负压吸引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吸引为主动引流,避免常规吸引管负压吸引对呼吸道粘膜损伤;外套管可反复冲洗,内套管可以拔出冲洗,避免造成引流管堵塞;分泌是持续的,故持续引流,引流更充分、更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咽喉部的护理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
背景技术
口鼻腔分泌物聚积在咽喉部时,为不可见,过多时常经口角流出,常规此时被动吸引,咽喉部分泌物吸引不充分,还有损伤粘膜风险,每次吸引消耗一条一次性吸痰管,每天需吸引数次甚至十至二十次;另外吸引不及时,既不清洁,增加护理工作量,浪费患者餐巾纸等护理用品。
部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危重患者鼻腔、口腔分泌物多,或存在食道返流,大量分泌物存于咽喉部,易渗入气道,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充分引流是主要预防感染措施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双套管由外套管和内套管组成,所述内套管套设于外套管内,所述外套管前端口封闭,外套管前部管壁两侧交替留置有非对称性的若干侧孔,尾端设有开口连接冲洗侧管,冲洗侧管尾端为连接注射器的启盖接口,所述内套管连接到提供持续负压吸引的负压吸引器;
进一步的,外套管(1)的内管壁和内套管(2)的外管壁之间间距为 1.8-2.2mm。
外套管为内径5mm的硅胶管,长25cm,距外套管前端口10cm范围内为外套管前部管壁,外套管前部管壁两侧交替留置侧孔共8个,非对称性,侧孔直径2mm;冲洗侧管开口位于距尾端5cm处,冲洗侧管内径2mm,尾端为带盖可连接注射器的启盖接口;内套管为外径2.7mm,长度470mm的小儿吸痰管;
外套管冲洗侧管随时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冲洗,内套管接负压吸引器持续负压(20kpa)吸引;
具有负压吸引力的内套管之外,套多孔的外套管,内外套管之间有约 2mm距离,可任空气、冲洗液、引流液通畅进入;外套管采用硅胶管,不易被负压吸引塌陷,起到支撑作用;
外套管前端封闭,避免带负压的内套管直接接触粘膜组织,造成组织被负压吸引而损伤及堵塞吸引管;多侧孔有利于扩大吸引范围,从鼻腔到咽喉部的分泌物均可被吸引入外套管内,被负压引出;
一般负压10-20kpa,能顺利吸出分泌物为宜。分泌物粘稠随时经侧管注入生理盐水稀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吸引为主动引流,避免常规吸引管负压吸引对呼吸道粘膜损伤;外套管可反复冲洗,内套管可以拔出冲洗,避免造成引流管堵塞;分泌是持续的,故持续引流,引流更充分、更有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的冲洗侧管的启盖接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池市人民医院;冉景兵,未经河池市人民医院;冉景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1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静脉穿刺后的加压创口贴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旋转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