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连式双车道换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9326.1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7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牟东;戴有发;肖申;叶庆丰;吴小平;孙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6 | 分类号: | B60S5/06;B60L5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连式双 车道 电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连式双车道换电站,包括:两组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引导定位车道;以及设于两组所述引导定位车道之间的充电仓,其中,所述充电仓设有分别通往两组所述引导定位车道的电池传送机构。根据本实用新型,其能够充分利用单组充电仓的充电及储藏能力,提高了换电效率,降低了设备成本及土地使用成本;将传统的利用穿梭车电池传送改为充电仓与引导定位车道直连式的电池传送方式,大大缩短了电池传送路径,进一步提高了换电效率;在提高充电接头运动行程以提高对接效率的同时,还能够适当降低插拔机构的高度尺寸,减小在充电层上占用的高度空间,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充电仓容纳电池的能力;提高了换电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又进一步提高了换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连式双车道换电站。
背景技术
满亏电池换电过程是一种电动汽车快速充能的方式,具体而言,是指通过换电设备将电动汽车的亏电电池换下,并即刻换上满电电池,换电站则是实现电动汽车的满亏电池换电的场所。
电动汽车在满亏电池换电过程中,需要先将电力不足的电动汽车驶入引导定位车道中,然后将亏电电池从汽车上取下,同时再将满电电池从充电仓中取出更换到汽车上,而换下的电池需要放入充电仓中进行充电以备循环使用。
现有的换电站大多采用一个充电仓对应一组引导定位车道或者两组及以上的充电仓对应一组引导定位车道的布局方式,由于充电仓既承担电池的充电功能,还承担对电池进行仓储的作用,这就使得充电仓往往占地面积较大,从而导致现有的换电站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单组充电仓的利用率低下,从而使得土地使用率较低,提高了设备成本及土地成本;其次,现有的换电站对电池的传送打多采用穿梭车等其他送料小车,由于穿梭车的运动路径较长,导致电池的取放过程耗时过长,大大降低了换电效率;接着,电池在电池仓中与充电插头进行对接时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充电效率低下;再次,在换电过程中,电池频繁地进出充电仓,而现有的充电仓缺少对电池进行快速、精准的定位功能;最后,换电过程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换电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直连式双车道换电站,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连式双车道换电站,其采用双车道布局,能够充分利用单组充电仓的充电及储藏能力,提高了换电效率,降低了设备成本及土地使用成本;将传统的利用穿梭车电池传送改为充电仓与引导定位车道直连式的电池传送方式,大大缩短了电池传送路径,进一步提高了换电效率;在提高充电接头运动行程以提高对接效率的同时,还能够适当降低插拔机构的高度尺寸,减小其在充电层上占用的高度空间,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充电仓容纳电池的能力;提高了换电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又进一步提高了换电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直连式双车道换电站,包括:
两组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引导定位车道;以及
设于两组所述引导定位车道之间的充电仓,
其中,所述充电仓设有分别通往两组所述引导定位车道的电池传送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充电仓包括:
第一充电架;以及
第二充电架,其与所述第一充电架相对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搬运通道,
其中,所述搬运通道中设有用于取放电池的码垛机,两组所述电池传送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充电架与所述引导定位车道之间及所述第二充电架与所述引导定位车道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定位车道包括:
引导斜坡;
上升斜坡,其与所述引导斜坡相对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所述引导斜坡与上升斜坡之间的换电通道;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93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