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量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7627.2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0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龑;刘为民;庞晓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聚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连接管 通孔 锁定 阻隔板 抵紧 风量 滚珠 风量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 风机出风口 驱动组件 上固定套 通孔内壁 周向分布 转动连接 滑动 出风量 传统的 内外壁 外侧壁 圆环形 风机 侧壁 穿出 周壁 连通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转动连接有一根横截面呈圆环形的转轴,转轴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用于调节风量大小的阻隔板;第二连接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转轴的一端穿出第一通孔并连接有第一把手;转轴上设有将转轴抵紧定位在第二连接管上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周向分布在转轴周壁上且连通转轴内外壁的多个第二通孔、滑动嵌设在第二通孔内的滚珠,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用于驱动多个滚珠同时抵紧第一通孔内壁的驱动组件。相比于传统的风机出风口,本方案通过转轴、阻隔板和锁定机构的设置,即可实现对风机出风量的调节,同时调节风量大小的过程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俩种,管道式新风系统主要由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一般管道式新风系统中风机的送风量都是保持恒定的,如果需要调整出风量的大小,则需要对风机的系统进行多次设定,这种方式相对繁琐。而管道作为风机送风的主要第二通孔,可以对管道进行改进,以方便人们快速的对出风量进行调整,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风机出风口结构简单,一般不具备调节能力,所以无法对风机的出风量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可对风机的出风量进行调节,且调节的过程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风机的出风口上的第一连接管,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用于与新风系统中的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转动连接有一根横截面呈圆环形的转轴,转轴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用于调节风量大小的阻隔板;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转轴的一端穿出第一通孔并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转轴上设有将转轴抵紧定位在第二连接管上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周向分布在转轴周壁上且连通转轴内外壁的多个第二通孔、滑动嵌设在第二通孔内的滚珠,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用于驱动多个滚珠同时抵紧第一通孔内壁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旋转第一把手来带动转轴和阻隔板同步发生转动,阻隔板便会对第二连接管内的风量大小进行调整,当第二连接管内的风量调整至合适的大小时,操作者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轴上的多个滚珠同时抵紧于第一通孔的内侧壁,用以固定转轴和阻隔板的位置,则第二连接管内的风量将始终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大小。当需要重新调整第二连接管内的风量大小时,操作者再反向操作驱动组件,使滚珠不再抵紧于第一通孔内侧壁并转动阻隔板即可。相比于传统的风机出风口,本方案通过转轴、阻隔板和锁定机构的设置,即可实现对风机出风量的调节,同时调节风量大小的过程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在转轴内且与转轴内壁螺纹连接的转动杆、对应多个的滚珠周向开设在转动杆侧壁上的抵接斜面,抵接斜面到转动杆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沿转动杆的轴向呈渐变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旋转转动杆,转动杆在螺纹的作用下将沿着转轴的轴向发生移动,转动杆在移动的过程中,抵接斜面与滚珠之间的间距逐渐发生改变,最终抵接斜面将驱动多个滚珠同时抵紧或者不抵紧第一通孔的内壁,进而实现了对转轴和阻隔板位置的固定或者松开,结构原理巧妙、且操作过程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穿出转轴并连接有第二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把手为操作者旋转转动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施力部位,使操作者能更顺利且方便地旋转转动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把手上偏心设置有握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通过握柄单手连续地旋转第二把手来带动转动杆转动;相比于单纯地转动第二把手,这种旋转转动杆的效率更高,提高了操作者操作的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聚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聚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7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消音通风器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笼式新风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