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叠片电池制作的极片模片、夹具及切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61967.4 | 申请日: | 2019-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2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洲;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聚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4/04;B23K26/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王培苓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制作 极片模片 夹具 切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叠片电池极片制作的夹具、切割装置以及极片膜片,夹具上设置有若干个连续的单元,该单元与极片单片的大小形状一致,极片单片的大小形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相邻单元之间具有沟槽,该沟槽作为极片的轮廓的切割线,切割后极片为连续不切断的整体。本实用新型优点为可通过激光切割极片成连续不断裂状,替代现有的单片切割,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通过替换不同的夹具进行异形电池极片的制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片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叠片电池极片制作的夹具及具有该夹具的装置以及由该装置制作的极片模片。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自商品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目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卷绕式和叠片式两种。卷绕式电池是把正极片和负极片做成连续的长片型,中间通过隔膜隔开,然后通过卷绕的方式制成电池卷芯。这种传统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在极片弯曲的地方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由充放电造成的极片的膨胀和收缩长期累积可能会造成极片的变形,影响电池性能。
叠片式锂离子电池主要有Z字型叠绕和卷绕叠片,Z字型叠绕主要是将正负极片分别切成单片,隔膜呈Z字型叠绕,正负极单片依次交叉叠放,中间由隔膜隔开。此种Z字型叠绕生产正极单片、隔膜、负极单片依次叠绕,生产效率较低,且正负极片位置排列容易出现错位。卷绕式叠片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依次叠放组成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再在第二层隔膜上定位组合,由第二层隔膜卷绕成电池卷芯。卷绕式叠片电池沿一个方向卷绕形成的电芯在截面上呈椭圆形,会导致电极单体与电极单体之间接触不紧密,影响电池的性能。
对于叠片式小电池的制作,通常采用叠绕制作,采用叠绕制作中存在如下问题:极片先切成单片,导致工作效率低。且随着用电器品类繁多,用电器的电池仓出现了不规则结构,为了匹配用电器电池仓常规形状的锂电池就受到了限制。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夹具及利用了该夹具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叠片电池极片制作的夹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极片切割成单片导致工作效率低,以及生产的电池外形单一导致与用电器的匹配存在限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叠片电池极片制作的夹具,夹具上设置有若干个连续的单元,该单元与切割后极片单片的大小形状一致,切割后极片单片的大小形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相邻单元之间具有沟槽,该沟槽作为极片单片的轮廓的切割线,极片被切割后为连续不切断的极片膜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元通过一条主干连接形成连续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元包括连为一体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对应于正极单片或负极单片形状,正极单片或负极单片形状为长条形、圆形或其他异形,其一端设置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对应正极单片或负极单片极耳的形状,所述第一部分之间断开,第二部分之间通过连接主干相互连接,通过连接主干的切割线使切割后的极片在极耳处连接为一个不切断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主干为带状,使夹具呈现包含多个单元的条片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具有上述夹具的装置,用于极片的切割,该装置包括机柜、夹具组件、激光器组件以及控制器,夹具组件、激光器组件以及控制器设置在机柜上,机柜对装置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夹具组件包括夹具、中心为蜂窝板的夹具支撑座,夹具设置于夹具支撑座上,夹具支撑板的一侧设置吸尘吸附口,保证切割时产生的多余料通过蜂窝板被抽走,确保环境的洁净安全,以及吸住待切极片,控制器对激光器组件进行切割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具支撑座上表面设置凹槽,凹槽的底部为蜂窝板,夹具固定于该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聚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聚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19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电梯填充式对重框
- 下一篇:一种Ku频段OMT双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