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泄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1036.4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8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哲 |
主分类号: | G01M3/22 | 分类号: | G01M3/22;G01M3/28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压力测量 泄漏 储气瓶 引压管 气体泄漏检测装置 检测 本实用新型 集气盒 气压 气体泄漏检测仪 采集 高压检测气体 压力扫描阀 内腔连通 出气口 截断 导通 阀门 阀体 记录 连通 存储 测量 直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泄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气动压力测量装置的泄漏状况,包括:与气动压力测量装置的各个压力扫描阀阀体的出气口连通的储气瓶,储气瓶内存储有高压检测气体,且设置有用于导通和截断储气瓶的阀门;套设在气动压力测量装置的引压管与气压采集件的连接处的集气盒;与集气盒的内腔连通且能够检测、记录并显示检测气体的泄漏速率的气体泄漏检测仪。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泄漏检测装置,不仅可以对各个引压管与气压采集件的连接处进行泄漏状态的精准检测,还可以对泄漏速率进行测量、记录和显示,以使操作人员可以直观的得知各个引压管的连接是否合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配套产品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气动压力测量装置的气体泄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在与整机装配完成后,必须通过试验运行监测其运动状态、检验其性能是否合乎标准,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其中气动压力测量是重要的一项试验内容,是对航空发动机内部气流压力的测量。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用于进行气动压力测量的气动压力测量装置,包括伸入至航空发动机内部各位置处的多个气压采集件1、与每个气压采集件1一一对应连接且连通的引压管2 及压力扫描阀系统,压力扫描阀系统包括多个压力扫描阀阀体3、与各个压力扫描阀阀体3连通的气压瓶8及与各个压力扫描阀阀体3通信连接的控制单元 4。每个压力扫描阀阀体3均设置有多个与各个引压管2一一对应连接并连通的测量端口5。每个气压采集件1均设置有供气流进入并通过的气腔,气腔通过引出管6与引压管2的第一端连通;每一个引压管2的第二端与一个测量端口 5连接且连通,每一个测量端口5均可以测量压力信息并存储校准数据、压力量程、工厂校准数据和用户设定的各次校准日期等信息;气压瓶8内储存有高压气体,往各个压力扫描阀阀体3内通入高压气体时,控制单元4可以打开压力扫描阀阀体3的各个测量端口5,并对压力扫描阀阀体3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以供实验人员查看。
航空发动机启动后,通过气压瓶8与控制单元4打开压力扫描阀阀体3的各个测量端口5,然后航空发动机内部不同位置产生的气流通过各个气压采集件1的气腔进入各个引压管2然后通过与引压管2一一对应连接的测量端口5 进入压力扫描阀阀体3的与各个测量端口均连通的内腔。压力扫描阀阀体3的EEPROM记录每一个测量端口5的压力信息,然后控制单元4进行压力值校准和压力变化分析等数据运算,从而试验人员可以得知与各个压力采集件1对应的航空发动机内部各个位置处的压力信息。
但是,引压管2是尼龙管,气压采集件1与引压管2相连接的引出管6为不锈钢管,两个管道插接且靠两个管道的内外径公差配合及外部套压紧固钢圈来实现接口的密封,由于材料的差异、人为的失误等原因导致连接处7经常出现严重的气流泄漏问题,并且通过人为检测接口的连接性难以在航空发动机的车台试验前发现接口处是否漏气,而在试验开始后,由于气压采集件1和引压管2的个数多达成百上千条,气压测点均是四散分布的单个测点,无参考对比,若某条引压管2存在气流泄漏,也难以判断,且多条引压管2泄漏会对气动压力的测量结果造成较大的干扰,严重影响航空发动机的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
因此,如何能够在航空发动机进行车台试验前对气动压力测量装置进行精准的泄漏检测、以查看各个引压管的连接是否合格,保证气动压力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的可靠和精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泄漏检测装置,其能够适用于气动压力测量装置,不仅可以对各个引压管与气压采集件的连接处进行泄漏状态的精准检测,还可以对泄漏速率进行测量、记录和显示,以供操作人员直观的得知各个引压管的连接是否合格并为气动压力测量装置进行气动压力测量时提供数据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哲,未经杨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10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箱试漏辅助工装
- 下一篇:一种正时齿轮室密封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