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薄型均温板的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2793.5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3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前;刘洪兵;姚福仁;刘佰鑫;卜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佰图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范雅茜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薄型均温板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薄型均温板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散热翅片、均温板、水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通过在散热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均温板,替代了传统的维线性热传导,使热量在二维的面上进行传导,增加了传导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通过在散热器主体的左侧壁设置有水箱,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并连通有折弯状的换热管,能够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到换热管中,形成一个水循环,对散热器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提高了散热料率,且通过安装有相配合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能够在散热器主体内温度过高容易发生危险时进行报警,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薄型均温板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科技进步,电子产品内部的组件的指令周期大幅增加,其所产生的热量也大幅地提升,因而电子组件所产生热能均需散热器,以控制工作温度而维持电子组件的正常运作,由于电子产品一般都是放置在散热器的顶部,人们往往忽视了散热器底部的散热,且散热方式通常采用散热管进行散热,热传导效率低,且不够智能,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现有散热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薄型均温板的散热器,通过在散热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均温板,替代了传统的维线性热传导,使热量在二维的面上进行传导,增加了传导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通过在散热器主体的左侧壁设置有水箱,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并连通有折弯状的换热管,能够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到换热管中,形成一个水循环,对散热器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提高了散热料率,且通过安装有相配合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能够在散热器主体内温度过高容易发生危险时进行报警,提高了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薄型均温板的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器主体、散热翅片、均温板、水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内腔等距的设置多个所述散热翅片,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底部设置所述均温板,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左侧壁中间设置所述水箱,所述水箱的内腔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折弯状,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水箱,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内腔顶部中间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右侧壁中间设置所述控制器,所述均温板的底部中间设置所述报警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输出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输出连接于报警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薄型均温板的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均温板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柱,所述均温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吸盘,所述吸盘为橡胶吸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薄型均温板的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上均匀的开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薄型均温板的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内腔横向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进水管的顶部螺接有顶盖,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散热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均温板,替代了传统的维线性热传导,使热量在二维的面上进行传导,增加了传导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通过在散热器主体的左侧壁设置有水箱,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并连通有折弯状的换热管,能够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到换热管中,形成一个水循环,对散热器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提高了散热料率,且通过安装有相配合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能够在散热器主体内温度过高容易发生危险时进行报警,提高了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佰图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未经鑫佰图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27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轴端石墨密封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液冷式均温板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