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跌倒自动扶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6774.1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6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华 |
主分类号: | B66B29/00 | 分类号: | B66B29/00;B66B23/24;B66B2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冯琬茹 |
地址: | 618299 四川省德阳市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跌倒 自动扶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跌倒自动扶梯。该自动扶梯包括:驱动齿轮、返回齿轮、移动阶梯和两组扶手机构;扶手机构包括护栏、移动扶手带和防跌倒组件;防跌倒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一传送带、第一转轮、第二连接轴、第二转轮、第三转轮、第二传送带、轨道和多个弹性拉手。该防跌倒扶梯能够提供给使用者在乘坐电梯更稳固的支撑力,相较于使用者在握住扶手带容易产生摩擦力导致跌倒,该自动扶梯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式来防止使用者跌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跌倒自动扶梯。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医院,由于人流量较多,搭乘自动扶梯会非常方便。在自扶梯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一般是站立于阶梯上,依靠手轻握住扶手带起到支撑力避免在搭乘过程中发生跌倒,然而,从实际经验来看,如果使用者握住扶手带的力度掌握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可能会被扶手带的拉力带动从而也会发生跌倒。尤其是重心不稳的老年人搭乘自动扶梯,更容易发生跌打的危险。
专利文献“CN201721627388.3一种乘坐安全性高的自动扶梯”公开了一种乘坐安全性高的自动扶梯,该自动扶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乘坐安全性高、防止跌倒、减轻磕碰伤害、易于实现的优点。然而,上述文献中的自动扶梯仅仅采用了语音提醒以及设置缓冲包来减轻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跌倒扶梯,该防跌倒扶梯能够提供给使用者在乘坐电梯更稳固的支撑力,相较于使用者在握住扶手带容易产生摩擦力导致跌倒,该自动扶梯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式来防止使用者跌倒。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跌倒自动扶梯,包括:驱动齿轮、返回齿轮、移动阶梯以及两组呈对称分别设置于移动阶梯相对两侧的扶手机构;扶手机构包括护栏、移动扶手带和防跌倒组件;防跌倒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一传送带、第一转轮、第二连接轴、第二转轮、第三转轮、第二传送带、轨道和多个弹性拉手;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于驱动齿轮并与驱动齿轮同轴设置;第一转轮与第一连接轴通过第一传送带连接;将护栏朝向移动阶梯的一侧设置为内侧,与内侧的相对一侧设置为外侧;第一转轮设置于外侧;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转轮同轴连接,另一端贯穿护栏与第二转轮同轴连接;第二转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与第三转轮连接;第二转轮和第三转轮设置于内侧;第三转轮可转动连接地设置于内侧;第二转轮靠近驱动齿轮设置,第三转轮靠近返回齿轮设置;滑动轨道设置于内侧;滑动轨道具有滑动通道,滑动通道与第二传送带相对应;沿第二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第二传送带朝向内侧的一面设置为第一面,与第一面相对的面设置为第二面,第一面连接有多个连接件;多个连接件沿第二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连接件远离第二传送带的一端嵌设于滑动通道并可沿滑动通道行走;弹性拉手的一端与第二面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扶手带连接;多个弹性拉手沿第二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防跌倒组件还包括轴承;轴承设置于第一转动轮和外侧之间并固定设置于外侧;第二连接轴贯穿并连接于轴承。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防跌倒组件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与外侧固定连接;第一壳体与外侧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第一转轮、第一轴承和第二连接轴的第一间隙;第一壳体开设有用于第一传送带通过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防跌倒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内侧固定连接;第二壳体与内侧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第二连接轴、第二转轮、第三转轮、轨道和第二传送带的第二间隙;第二壳体开设有多个用于弹性拉手穿过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多个连接件等距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多个弹性拉手等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华,未经陈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6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车用可伸缩支撑机构
- 下一篇:乳头内陷负压吸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