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阶梯型生态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0428.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8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万芳;孟祥雨;李珂;吉讯;祁洪涛;刘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世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阶梯 生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阶梯型生态浮床,包括床体,床体外缘固定有若干浮球,床体内设有均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将床体从内至外依次分隔成曝气处理室、下行潜流处理室及上行潜流处理室,曝气处理室的中部固定有支撑板,曝气处理室的底部固定有水泵,水泵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及出水管;下行潜流处理室中下部挂设第一多孔尼龙网,第一隔板底部设有出水孔;上行潜流处理室底部开设进水孔,上行潜流处理室底部挂设第二多孔尼龙网,底板、第一多孔尼龙网及第二多孔尼龙网上均铺设有填料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水流在生态浮床内呈S形流动,大大提高了水质净化效率,且整体提升了水体景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阶梯型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生态浮床是指在浮床床体上种植植物,利用植物吸收以及根部微生物吸收、吸附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以达到污染物去除的一种水生态修复技术。生态浮床技术拓展了水生植物的生存区域,增强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同时为水生动物及微生物提供生存空间,还能减少风浪、保护水域堤岸、美化环境。但水体内各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均会消耗水中的氧,从而造成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甚至缺氧。同时,该技术在植物搭配以及对于不同水质的耐受能力等有待进一步研究,且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阶梯型生态浮床,提高了水质净化效率,提升水体景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阶梯型生态浮床,包括上端敞口的床体,床体从外向内依次同轴设有均呈筒状的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的底部与床体的底面无缝连接,第一隔板顶部高于床体的上端口,第二隔板的顶部高于第一隔板的上端口;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将床体从内至外依次分隔成曝气处理室、下行潜流处理室及上行潜流处理室,床体外缘沿圆周方向固定有若干浮球;
曝气处理室的底部固定有水泵,曝气处理室的中部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板,支撑板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水泵的进口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向下延伸并穿过床体底部,水泵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向上延伸并依次穿过支撑板、第一填料层及第二填料层,且出水管的上端高于曝气处理室上端口;
下行潜流处理室中下部挂设第一多孔尼龙网,第一多孔尼龙网上向上依次铺设有第三填料层及第四填料层,第一隔板底部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出水孔;
上行潜流处理室底部开设进水孔,上行潜流处理室底部挂设第二多孔尼龙网,第二多孔尼龙网上向上依次铺设有第五填料层、第六填料层。
优选地,所述床体底面外缘沿圆周方向间隔挂设有弹性填料,所述弹性填料底部安装有配重物。
优选地,第一填料层由鹅卵石铺设而成,所述第二填料层由粗砂铺设而成。
进一步,第二填料层上种植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
优选地,第三填料层由沸石铺设而成,第四填料层由页岩陶粒铺设而成。
进一步,第四填料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
优选地,第五填料层由石灰石铺设而成,第六填料层由硅灰石铺设而成。
进一步,第六填料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
优选地,所述床体底部连接有锚钩。
本实用新型通过曝气补充了水体溶解氧,大大提高了微生物活性和水质处理效率,提升出水水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阶梯型结构搭配适宜的水生植物,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且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使植株根系发达,有利于强化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世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世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0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剪切钳
- 下一篇:一种压铸零件去披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