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检验用采血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4794.7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0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启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启振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检验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检验用采血管,包括采血管本体,所述采血管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管塞,所述连接管塞的左右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一固定套管和第二固定套管,所述第一固定套管和所述第二固定套管分别与所述连接管塞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固定套管的外边缘的上侧设置有搭接固定环,将连接管塞套接在采血管本体上,采血软管与第一固定套管连接,采血软管上的管阀关闭,将连接软管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套管连接,再将连接软管另一端上的连接针头将负压采血管管口的密封塞刺破,医护人员可以将采血针头刺入患者的待采血处,打开管阀,即可自动进行采血,采血方法简单方便,步骤较少,且能够实现自动定量的采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临床检验用采血管。
背景技术
血液检查是常规的医学临床检验项目之一,目前,临床上在采集血液进行临床检验时,通常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抽血,再将血液注射到检测试管中,后送至检验科进行化验,这样的采血方式有较多的弊端,步骤较多,给医生增加了负担,而且容易造成血液污染;当需要定量抽取血液进行检验时,需要借助其他仪器,比较麻烦,降低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临床检验用采血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检验用采血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检验用采血管,包括采血管本体,所述采血管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管塞,所述连接管塞的左右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一固定套管和第二固定套管,所述第一固定套管和所述第二固定套管分别与所述连接管塞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固定套管的外边缘的上侧设置有搭接固定环,所述搭接固定环与所述采血管本体的开口端配合使用,所述搭接固定环与所述固定套管一体成型设置,所述采血管本体的上侧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管罩,所述第一固定套管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采血软管的一端,所述采血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采血针头,所述采血软管上设置有管阀,用于调节所述采血软管的流通与关闭,所述第二固定套管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软管的一端,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针头,所述采血管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负压采血管,所述负压采血管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设置为柔性橡胶塞,所述密封塞用于与所述连接针头连接,所述采血管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血液刻度线,所述血液刻度线的一侧设置有采血标签,所述采血标签与所述采血管本体的外侧壁粘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管罩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下端与所述搭接固定环相适配,所述腔体的上端设置为半球状凹槽,且所述半球状凹槽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采血管本体的下端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采血针头的外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一针头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连接针头的外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二针头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密封管罩的所述腔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采血检验前,将连接管塞套接在采血管本体上,采血软管与第一固定套管连接,采血软管上的管阀关闭,将连接软管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套管连接,再将连接软管另一端上的连接针头将负压采血管管口的密封塞刺破,医护人员可以将采血针头刺入患者的待采血处,打开管阀,即可自动进行采血,采血方法简单方便,步骤较少,且能够实现自动定量的采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检验用采血管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检验用采血管的采血管本体第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检验用采血管的采血管本体第二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检验用采血管的采血管本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启振,未经黄启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4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及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骨科创伤测量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