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咬骨深度可调的咬骨钳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3699.5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3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潘宇杰;王春庆;危则安;罗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宇杰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博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可调 咬骨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咬骨深度可调的咬骨钳。本实用新型的咬骨深度可调的咬骨钳包括钳体,所述具有两个直条形的钳夹,两个所述钳夹上分别一一对应的滑动安装有用于调节咬骨深度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分别沿对应的所述钳夹长度方向滑动,并可通过紧固件在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固定住。优点: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通过限位部来快速调节钳夹咬骨的深度,其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有效的防止在门轴侧咬断内板或咬骨不足的现象,或防止门侧侧咬骨过深、伤及脊髓的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咬骨深度可调的咬骨钳。
背景技术
目前,颈椎病发病特征已发生显著改变,具有患病率较高和低龄化特点。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已成为治疗存在脊髓多节段压迫的经典术式。在颈椎椎管扩大成型时,现阶段我们会使用磨钻或咬骨钳进行操作,切断一侧颈椎椎板及对侧椎板的单侧皮质,将椎板向后掀起。而现有在使用咬骨钳过程中,无法精确控制咬骨深度,导致可能开门侧造成咬骨过深,造成医源性脊髓损伤或是门轴侧咬骨不足无法实现“开门”操作。磨钻虽然对这一现象有一定改善,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同时由于其费用高,可能基层医院无法获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咬骨深度可调的咬骨钳,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咬骨深度可调的咬骨钳,包括钳体,上述具有两个直条形的钳夹,两个上述钳夹上分别一一对应的滑动安装有用于调节咬骨深度的限位部,上述限位部分别沿对应的上述钳夹长度方向滑动,并可通过紧固件在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够通过限位部来快速调节钳夹咬骨的深度,其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有效的防止在门轴侧咬断内板或咬骨不足的现象,或防止门侧侧咬骨过深、伤及脊髓的事故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其中一个或两个上述钳夹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标尺线,相应的上述限位部上分别沿其滑动方向设有标尺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标尺线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手术状况精确的调节咬骨深度。
进一步,两个上述钳夹截面的面积分别由二者相互靠近的一侧至另一侧逐渐增大,并构成梯形的截面,两个上述限位部的一侧分别设有与对应的上述钳夹相匹配的梯形的滑槽,两个上述钳夹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伸入对应的上述限位部的滑槽内,上述限位部可沿对应的上述滑槽滑动,并可由对应的上述钳夹的末端滑出,可通过紧固件在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固定住。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使得钳夹与限位部配合紧密,防止限位部侧向脱落。
进一步,上述紧固件为螺栓或螺丝,上述限位部的另一侧分别垂直其滑动方向开设有与其一侧的上述滑槽相连的螺孔,上述螺栓或螺丝旋合在对应的上述螺孔处,并可在外力作用下拧动,以使得上述限位部与对应的上述钳夹固定住,或可相对移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拧紧即可调节限位部的移动或固定状态。
进一步,上述限位部靠近上述钳夹末端的一端设有向上述钳夹外部延伸的限位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使得限位面能够合理且有效的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咬骨深度可调的咬骨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咬骨深度可调的咬骨钳中钳夹和限位部配合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钳体,11、钳夹,12、限位部,13、紧固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宇杰,未经潘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36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康复用训练架
- 下一篇:一种弹力式抽取药液的注射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