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双相变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1063.7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2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韩爽;王晓东;刘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节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5B27/02;F25B15/00;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琳丽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余热 驱动 相变 吸收 热水机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双相变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涉及烟气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双相变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利用各类型烟气中的热能作为驱动能源,余热经过相变传热,循环做功,最终由第二蒸发器、第三蒸发器制取冷水,同时由第二吸收器、第二冷凝器、第三吸收器、第三冷凝器制取热水,用于供给各类型生产工艺和生活中对冷能及热能的需求。该双相变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能够有效节约能源,回收大量烟气中的余热,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率,增加了余热回收率,提供了冷、热等多种能源利用形式,减少了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余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双相变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也随之逐年增大,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央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做出的战略决策。烟气余热由于自身品位低下,往往难以用于生产工艺本身或是动力回收,无论是电力、钢铁、有色、建材还是石化等等,各类工业领域,以烟气形式排出的热量约占总能源消耗量的10~30%,总体能源利用率不足50%,工业节能需求巨大。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能量形式又包括了电力、热能和冷能等。对于电力生产而言,通常是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烧所释放的化学能转化而来,燃烧产生的很大一部分烟气以余热形式排放到环境当中,造成很大浪费。对于制冷而言,普遍采用电力驱动制冷机组,也存在向环境持续排放热量的问题,并且会加大电力的生产量。而对于供热,传统也是采用锅炉将大部分化石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提供给工业生产和用户,仍然存在大量排放烟气的问题。如何实现各类型烟气余热的回收,并且将其热量转换为热能、冷能等多种形式加以高效耦合利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实际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双相变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以有效节约能源,回收大量烟气中的余热,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增加余热回收率,提供冷、热等多种能源利用形式,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双相变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包括双相变烟气换热器、第一发生器、第一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发生器、第二冷凝器、第二蒸发器、第二吸收器、第三发生器、第三冷凝器、第三蒸发器和第三吸收器;所述双相变烟气换热器用于吸收烟气中的热量;所述双相变烟气换热器、所述第一发生器与所述第一蒸发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一发生器并联连接,且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发生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发生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吸收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吸收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并联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一吸收器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吸收器与第三发生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三发生器与所述第三冷凝器并联连接;所述第三冷凝器与所述第三吸收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三吸收器与所述第三蒸发器并联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水口、所述第三蒸发器的进水口均与第一回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水口、所述第三蒸发器的出水口均与第一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器的进水口、所述第三吸收器的进水口均与第二回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水口、所述第三冷凝器的出水口均与第二出水口相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第四发生器,所述第四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吸收器与所述第三发生器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四发生器与所述第三吸收器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生器与所述第一吸收器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生器与所述第二吸收器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节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同方节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1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电力输电线路防缠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冲压料片自动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