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型细菌消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8801.2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7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成中芹;李蒙英;谢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翁德亿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细菌 消减 | ||
1.一种生态型细菌消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设置在水体中的方型框架(1),所述方型框架(1)的外部包覆有一层原生动物网(2),所述方型框架(1)的中部设置有一块与所述方型框架(1)横截面相平行的隔鱼网(3),所述隔鱼网(3)将包覆有所述原生动物网(2)的所述方型框架(1)分隔成上游腔室和下游腔室,所述上游腔室中投放有蚤类,并设置有小型增氧机(4),所述小型增氧机(4)与所述方型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下游腔室中投放有鱼类;在包覆于所述上游腔室外部的所述原生动物网(2)上设置有尾水进水口(5)以及可开合的进蚤口(6),在包覆于所述下游腔室外部的所述原生动物网(2)上设置有可开合的进鱼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细菌消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蚤口(6)和所述进鱼口(7)均通过魔术搭扣或拉链实现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细菌消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型框架(1)上设置有用于提高结构强度的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细菌消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腔室中投放的鱼类选用包括鲤鱼、鲫鱼在内的环境强耐受型鱼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细菌消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型框架(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个便于所述方型框架(1)悬浮在水体中的浮床(9),所述浮床(9)的四个顶角分别设置有一根固定桩(10),所述浮床(9)通过四根所述固定桩(10)定位在水体的某一区域内,所述浮床(9)上开设有投蚤口(11)、投鱼口(12)和尾水接水口(13),所述投蚤口(11)、所述投鱼口(12)和尾水接水口(13)的位置分别与所述进蚤口(6)、所述进鱼口(7)和所述尾水进水口(5)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投蚤口(11)和所述投鱼口(12)分别通过柔性管道与所述进蚤口(6)和所述进鱼口(7)连通,所述尾水接水口(13)通过污水处理厂尾水管(8)与所述尾水进水口(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型细菌消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9)上栽种有用于美化水体上方环境的挺水植物(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型细菌消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14)的选用芦苇、香蒲、鸢尾、美人蕉、再力花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型细菌消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蚤口(11)和所述投鱼口(12)上设置有防止杂物进入的盖子(18)。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型细菌消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型框架(1)采用便于适应水体结构的柔性框架,所述方型框架(1)的底部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便于所述原生动物网(2)垂至水体底部的坠子(15)。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型细菌消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9)上通过绳索(16)设置有一个便于牵引的浮球(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88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弹摩擦复合阻尼器
- 下一篇:新型麻醉布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