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编织袋设备用刮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7269.2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6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阳县顺昌包装机械厂(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B29C6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3254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编织袋 备用 刮膜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设备用刮膜器,包括滑杆及弧形板,弧形板上固定有刮条及膜辊,膜辊设置至少三组,且相邻组之间错开设置;弧形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L型连杆;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立柱,立柱上设有气缸,气缸连接并控制滑杆上下平移。该塑料编织袋设备用刮膜器,通过设置与待清理主动辊或被动辊平行的滑杆,其上滑动设有刮条及膜辊,通过手动拉或推手持端即可实现刮条对主动辊或被动辊表面毛屑的清理,清理过后的辊表面敷一侧防护膜,避免设备在不使用期间灰尘或其它毛屑飞过而粘附在棍表面造成二次污染,当设备需要启动作业时,将其上敷的防护膜撕下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袋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塑料编织袋设备用刮膜器。
背景技术
塑料编袋设备在制作编织带作业中,需要编织袋的片体要经过主动辊01和被动辊02之间,如附图4所示,依靠主动辊01和被动辊02对片体的挤压和摩擦给予片体移动的动力。而在长时间作业之后主动辊01和被动辊02上均附着有片体掉落的毛屑,在作业完成后若不及时清理影响之后产品品质。现有的清理方式是通过手动清理,存在安全隐患,且清理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编织袋设备用刮膜器,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编织袋设备用刮膜器,包括滑杆及通过套筒滑动连接在滑杆上的弧形板,弧形板上固定有刮条及膜辊,刮条位于弧形板的内侧壁上,膜辊通过Y型支架固定在弧形板的一侧壁上,所述膜辊设置至少三组,且相邻组之间错开设置;弧形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L型连杆,L型连杆的端部设有手持端;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立柱,立柱上设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上设有通孔,滑杆的两端部分别穿设在通孔内。
所述刮条包括本体及与本体呈钝角的刮刃;本体、刮刃及弧形板的连接截面呈C型。
所述膜辊上卷设有薄膜。
立柱上设有条形槽,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置于条形槽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塑料编织袋设备中用到的辊上所附着的毛屑手动清理所导致的不方便及清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该塑料编织袋设备用刮膜器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设置与待清理主动辊或被动辊平行的滑杆,其上滑动设有刮条及膜辊,通过手动拉或推手持端即可实现刮条对主动辊或被动辊表面毛屑的清理,清理过后的辊表面敷一侧防护膜,避免设备在不使用期间灰尘或其它毛屑飞过而粘附在棍表面造成二次污染,当设备需要启动作业时,将其上敷的防护膜撕下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膜辊4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弧形板2与刮条3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杆;2、弧形板;3、刮条;31、本体;32、刮刃;4、膜辊;5、L型连杆;51、手持端;6、立柱;61、条形槽;7、气缸;71、通孔;8、套筒;9、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结合图2、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编织袋设备用刮膜器,包括滑杆1及通过套筒8滑动连接在滑杆1上的弧形板2,弧形板2上固定有刮条3及膜辊4,刮条3位于弧形板 2的内侧壁上,膜辊4通过Y型支架41固定在弧形板2的一侧壁上,所述膜辊4设置至少三组,且相邻组之间错开设置,多组膜辊4组成了与弧形板2轮廓相似的弧形,如附图2所示;弧形板2 的外侧壁上固定有L型连杆5,L型连杆5的端部设有手持端51;滑杆1的两端分别设有立柱6,立柱6上设有气缸7,气缸7的伸缩杆上设有通孔71,滑杆1的两端部分别穿设在通孔7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阳县顺昌包装机械厂(普通合伙),未经平阳县顺昌包装机械厂(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7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