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13460.1 | 申请日: | 2019-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9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罗燕平;席锦州;王英学;骆阳;任文强;宋相帅;黎圣林;刘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5/02;E21F5/20;F24F6/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亚男 |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工作面 循环 利用 装置 | ||
1.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箱体(1)、分别连通在所述净化箱体(1)两侧的进风管(2)和排风管(3)以及设置在所述净化箱体(1)内部的除尘加湿机构和供氧机构(5),且所述除尘加湿机构与所述供氧机构(5)相连通;
所述除尘加湿机构包括与所述进风管(2)连接的除尘组件(40)、连接在所述除尘组件(40)上端的加湿组件(41)以及连接在所述除尘组件(40)下端的过滤组件(42),且所述过滤组件(42)通过回流组件(43)与加湿组件(41)相连通;
所述供氧机构(5)包括具有进氧口(50)的密封罐(51)以及配合连接在所述密封罐(51)内的搅拌组件(52),所述排风管(3)与所述密封罐(5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40)包括除尘管(401)以及位于所述除尘管(401)内的除尘滤板(402),所述除尘管(4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管(2)和密封罐(5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管(401)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曲型管(403)和第二曲型管(404),所述第一曲型管(403)的底端与所述过滤组件(42)连接,所述第二曲型管(404)的顶端与所述加湿组件(4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型管(403)和第二曲型管(404)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抱箍(405),且所述抱箍(405)两端设置有固定件(4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41)包括与所述回流组件(43)连通的喷水管(410)以及分布在所述喷水管(410)上的喷头(411),且所述喷头(411)贯穿所述第二曲型管(404)的顶端,所述喷头(411)与所述第二曲型管(404)的顶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组件(43)包括与所述过滤组件(42)连接的回流管(430)以及连接在回流管(430)上的抽水泵(431),所述回流管(430)远离所述过滤组件(42)的端部与所述喷水管(4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2)包括过滤箱(420)、连接在过滤箱(420)底端的集水箱(421)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过滤箱(420)内的砾石层(422)、活性炭层(423)和过滤膜层(424),所述过滤箱(420)与所述第一曲型管(403)底端之间的排水管(425)以及连接在排水管(425)和第一曲型管(403)相接位置处的疏水阀(426),所述回流管(430)与所述集水箱(42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52)包括设置在密封罐(51)上的驱动电机(520)、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520)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密封罐(51)内的搅拌轴(521)以及连接在所述搅拌轴(521)上的搅拌叶片(5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体(1)内设置有横向隔板(10)以及与所述横向隔板(10)垂直相交的竖向隔板(11),通过所述横向隔板(10)和所述竖向隔板(11)将所述净化箱体(1)分隔为依次连接的喷淋腔(12)、净化腔(13)、过滤腔(14)以及混氧腔(15),所述加湿组件(41)位于所述喷淋腔(12)内,所述除尘组件(40)位于所述净化腔(13)内,所述过滤组件(42)位于所述过滤腔(14)内;所述供氧机构(5)位于所述混氧腔体(16)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管(401)与所述密封罐(51)之间设置有催化箱(60),所述催化箱(60)内填充有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34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潮抗压胶合板
- 下一篇:一种刀型皮带输送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