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3744.0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7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邢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益涛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0;H02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智天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1 | 代理人: | 刘莹莹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主动 反馈 功能 耦合 能量 传递 系统 | ||
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能量输出部分及能量接收部分,所述能量输出部分及能量接收部分通过线圈组件进行能量传输,所述能量输出部分包括发射磁耦合能量及接收反馈信号的线圈部、将外接电源转换磁耦合能量所需交流电能的转换控制部、将交流电能及反馈信号传送的线缆部;所述线圈部通过线缆部连接所述转换控制部;所述能量接收部分包括第一线圈模块、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反馈信号产生电路及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线圈模块接收磁耦合能量,并将接收的磁耦合能量通过第一电能转换模块转换为负载所需的电能,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及所述反馈信号产生电路;所述反馈信号包括光信号或磁场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目前已经在市面上成熟的无线充电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充电装置自身无法判定被充电的载体,是否具有无线充电接收功能,进而会产生,在充电装置、或被防止在无线充电装置上的物件产生大量的热量,引发不必要的浪费或火灾;
2、充电系统内,不具有识别反馈的功能,载体无法对充电装置反馈相应的回馈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
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能量输出部分及能量接收部分,所述能量输出部分及能量接收部分通过线圈组件进行能量传输;
所述能量输出部分包括发射磁耦合能量及接收反馈信号的线圈部、将外接电源转换磁耦合能量所需交流电能的转换控制部、将交流电能及反馈信号传送的线缆部;
所述线圈部通过线缆部连接所述转换控制部;
所述能量接收部分包括第一线圈模块、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反馈信号产生电路及第一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线圈模块接收磁耦合能量,并将接收的磁耦合能量通过第一电能转换模块转换为负载所需的电能,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及所述反馈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反馈信号包括光信号或磁场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信号产生电路包括光学发射电路或主动磁场产生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部包括高频功率电缆、主动磁场信号传输电缆;
所述转换控制部包括滤波电路、反馈信号识别电路、第二控制模块及第二电能转换模块;
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二线圈及反馈信号接收电路;
所述反馈信号接收电路接收到的反馈信号通过反馈信号传输电缆传送至滤波电路处理后,发送至反馈信号识别电路上,所述反馈信号识别电路再通过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
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将外接电源转换磁耦合能量所需交流电能,并经由高频功率电缆发送至第二线圈模块。
进一步地,反馈信号识别电路包括磁场信号识别电路或光信号识别电路;
所述反馈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光信号接收电路或主动磁场接收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圈模块具有稳定电平涡流阻尼器;
所述线缆部还包括稳定电平涡流阻尼器与供电电源或第二电能转换模块的稳定电平实现高频低阻点连接的第一导体。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磁场接收电路包括霍尔元器件或感应接收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益涛,未经邢益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3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棉条与气凝胶真空绝热板的外保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采矿用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