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切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8793.5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0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蔡占国;杨永;亓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海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12 | 分类号: | B28B1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27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压加气 混凝土 切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切边装置,属于建材领域,包括支架,在支架的上方平面上设有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两侧夹持板,在两侧夹持板上自上至下间隔设有多组锁紧装置,每组锁紧装置包括呈对称安装在两侧夹持板上的两个锁紧缸,在每组锁紧装置的两个锁紧缸之间锁紧夹持有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板的两侧切割位置的上方分别设有切割装置,每侧的切割装置通过气缸与位于夹持板的上方的丝杠传动装置的两端连接。实现了对多块混凝土板的切割操作,解决了一次切割多块混凝土板难度大的缺陷,以及定位困难的缺陷,节省了人力资源,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对废屑的收集,防止切割时废屑的飞溅,实现了方便卸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切边装置。
背景技术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生产完成后需切去宽度方向两侧的余边,以保证混凝土板的尺寸要求,现有技术的切边装置一次只能对一块混凝土板实现切割,而且每次切割过程都需要人工对准,工作效率低,多块累计在一起切割切割难度大,实现不了,而且切下的残边直接落在地面上,既不整洁又难清理,并且在切边过程中切下的废屑容易飞溅造成危险,更加不好收集,人工对准切割以及清理耗费人力,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切边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丝杠传动装置、气缸,位于所述夹持板上的多组锁紧装置实现了对多块混凝土板的切割操作,解决了一次切割多块混凝土板难度大的缺陷,以及定位困难的缺陷,节省了人力资源,工作效率高,而且设置有废屑槽,可以实现对废屑的收集,设置有挡板,防止切割时废屑的飞溅,挡板与底板的铰接,实现了方便卸料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切边装置,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上方平面上设有工作平台,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两侧夹持板,在两侧夹持板上自上至下间隔设有多组锁紧装置,每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呈对称安装在两侧夹持板上的两个锁紧缸,在每组锁紧装置的两个锁紧缸之间锁紧夹持有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板的两侧切割位置的上方分别设有切割装置,每侧的切割装置通过气缸与位于所述夹持板的上方的丝杠传动装置的两端连接。
将需要切割的混凝土板夹持在多组锁紧装置之间,由于多组锁紧装置是间隔设置的,所以混凝土板之间具有间隔,当位于上方的切割装置进行切割时,切割装置首先对最顶层的混凝土板实现切割,切割完成后气缸下移,切割装置实现对下一层混凝土板的切割,依次类推,实现所有的混凝土板的切割工作,整个切割装置实在丝杠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实现的前后切割移动的,在气缸的作用下实现的向下运动,最终实现每一层的切割工作。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两侧面且支架的上方平面上分别设有用于承接切割废屑的废屑槽。切割所剩的废屑直接掉入所述的废屑槽内实现收集工作。
本实施例中,每侧的所述废屑槽由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侧面的导向板,与所述导向板连接且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方平面上的底板,与所述底板铰接的且与所述支架相垂直的挡板组成。
挡板的设计有两个作用,一方面的作用是防止切割时,废屑的飞溅,第二方面,当需要卸料时,通过挡板与底板之间的铰接轴实现挡板的落地,这时位于所述废屑槽内的废屑可以通过挡板排出来。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为梯形工作台,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侧面的导向板的倾斜度与所述梯形工作台的倾斜度相匹配。
工作台面设计成梯形,进而导向板也是倾斜设计的,导向板的倾斜设计可以引导废屑掉入所述废屑槽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杠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旋转的丝杠,与所述丝杠配合套接的丝杠螺母座,所述丝杠螺母座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滑杆,在每侧的所述滑杆上套有滑套,在每侧的所述滑套的下方连接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海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海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87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锦纶6聚合萃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抑菌防辐射微循环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