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袋装粉体物料自动装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4975.5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8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阳阳;蒋余庆;刘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思迈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G67/10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陈俊杰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袋装 物料 自动 装车 装置 | ||
1.一种袋装粉体物料自动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传输小车(1)、导轨、第一卷扬机(3)、装车部件(4)、输送带(5)和支撑平台(0),导轨(2)分为外导轨(2-1)和内导轨(2-2),外导轨(2-1)和内导轨(2-2)均设置在支撑平台(0)上,内导轨(2-2)位于外导轨(2-1)内侧,皮带传输小车(1)与内导轨(2-2)连接;
装车部件(4)包括行走架(4-1)、行走支撑台(4-2)、三维平台(4-3)、接料平台(4-4)、收尘罩(4-5)、法兰座(4-6)、光轴(4-7)、电控箱(4-8)和第二卷扬机(4-9);
行走架(4-1)包括主体框架(4-1-2)和行走轮(4-1-1),主体框架(4-1-2)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两组行走轮(4-1-1),主体框架(4-1-2)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轴承座(4-1-6),主体框架(4-1-2)中部设有第二卷扬机(4-9),主体框架(4-1-2)的一侧设有电控箱(4-8),行走轮(4-1-1)卡在外导轨(2-1)上;
行走支撑台(4-2)包括行走导轨(4-2-1)、支撑腿(4-2-2)、行走导轮(4-2-3)、支撑板(4-2-4)、减速电机(4-2-5)和固定板(4-2-6),支撑板(4-2-4)顶面中部设有减速电机(4-2-5),减速电机(4-2-5)与行走导轮(4-2-3)连接,支撑板(4-2-4)四个边角的底面分别与一个支撑腿(4-2-2)的顶端连接,行走导轮(4-2-3)卡在行走导轨(4-2-1)上与行走导轨(4-2-1)滑动连接,四个支撑腿(4-2-2)的底端与皮带传输小车(1)连接,行走导轨(4-2-1)一端设有与主体框架(4-1-2)连接的固定板(4-2-6);
三维平台(4-3)包括矩形框架(4-3-1)、第一Y轴(4-3-2)和第二Y轴(4-3-11),矩形框架(4-3-1)由前后侧边架和左右侧边架组成,前后侧边架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法兰座(4-6),前后侧边架的内侧面分别设有X向齿条导轨(4-3-12),第一Y轴(4-3-2)、第二Y轴(4-3-11)两端分别设有X向连接板(4-3-4),X向连接板(4-3-4)外侧面设有X向导轮(4-3-9),X向导轮(4-3-9)与X向齿条导轨(4-3-12)连接,第一Y轴(4-3-2)、第二Y轴(4-3-11)的其中一个X向连接板(4-3-4)内侧面上分别设置第一X轴减速机(4-3-14)和第二X轴减速机(4-3-13),第一X轴减速机(4-3-14)、第二X轴减速机(4-3-13)分别与其对应的X向连接板(4-3-4)外侧面设置的X向导轮(4-3-9)连接,第一Y轴(4-3-2)、第二Y轴(4-3-11)的一个侧面分别设有Y向齿条导轨(4-3-5),Y向齿条导轨(4-3-5)上通过Y向导轮(4-3-6)分别连接第一Y向连接板(4-3-7)、第二Y向连接板(4-3-8),第一Y向连接板(4-3-7)、第二Y向连接板(4-3-8)上分别设有第一Y轴减速机(4-3-16)、第二Y轴减速机(4-3-3),第一Y轴减速机(4-3-16)、第二Y轴减速机(4-3-3)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Y向连接板(4-3-7)和第二Y向连接板(4-3-8)上设置的Y向导轮(4-3-6)连接,第一Y向连接板(4-3-7)、第二Y向连接板(4-3-8)上还分别设置第一夹爪(4-3-15)、第二夹爪(4-3-10);
主体框架(4-1-2)中部的第二卷扬机(4-9)的钢丝绳与三维平台(4-3)连接,主体框架(4-1-2)前部、后部的轴承座(4-1-6)位置与矩形框架(4-3-1)前后侧边架外侧的法兰座(4-6)位置相对应,对应的轴承座(4-1-6)与法兰座(4-6)之间通过光轴(4-7)连接;
接料平台(4-4)包括框架(4-4-1)、盖板(4-4-2)、推板(4-4-4)、双耳焊板(4-4-5)、电缸(4-4-6)和锟轮(4-4-3),框架(4-4-1)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盖板(4-4-2),两盖板(4-4-2)之间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锟轮(4-4-3),盖板(4-4-2)下方设有电缸(4-4-6),电缸(4-4-6)一端与框架(4-4-1)连接,另一端与双耳焊板(4-4-5)主体连接,双耳焊板(4-4-5)的两个支耳从锟轮(4-4-3)的间隔孔隙中穿出并且支耳与推板(4-4-4)连接,锟轮(4-4-3)前方的框架(4-4-1)上设有挡板(4-4-8),挡板(4-4-8)通过气缸(4-4-7)与框架(4-4-1)连接;
收尘罩(4-5)包括支撑架(4-5-1)和罩面(4-5-2),支撑架(4-5-1)位于三维平台(4-3)下方且通过立柱(4-5-3)与矩形框架(4-3-1)连接,罩面(4-5-2)包裹在支撑架(4-5-1)的四周,接料平台(4-4)设置在支撑架(4-5-1)内,接料平台(4-4)的后端、左端和右端与支撑架(4-5-1)连接,接料平台(4-4)的前端与支撑架(4-5-1)之间留有间隙,与锟轮(4-4-3)位置对应的罩面(4-5-2)部分开设豁口;
第一卷扬机(3)设置在皮带传输小车(1)的前端,输送带(5)的后端与皮带传输小车(1)的中部铰接,输送带(5)的前端与第一卷扬机(3)的钢丝绳连接,输送带(5)的前端与罩面(4-5-2)豁口位置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思迈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思迈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49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