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电梯司机室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6837.4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7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权;蒋剑锋;刘德昆;王松华;马聪;周海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地址: | 310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电梯 司机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起重运输机械防护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能有效消除因司机室底板锈烂而具有人员坠落安全隐患的防护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电梯司机室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水平安装在司机室下方的防护平台以及安装在司机室门框两侧的连接座,所述的防护平台与连接座插接连接且通过螺栓组紧固,以消除因司机室底板锈烂而造成的司机可能坠落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起重运输机械防护装置,具体为施工电梯司机室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电梯是建筑施工常用设备,主要用于物料和人员的垂直输送,通常由导轨架、吊笼、驱动机构、附墙、地面防护围栏等组成;吊笼配有司机室并由持证司机操作,司机室为薄钢板折弯而成的箱体结构。工地施工电梯经常运输带有碱性、腐蚀性强的物料(如水泥),而司机室底部无加强结构及排水措施,易造成底板严重锈蚀而锈烂;此时若司机踩在铺设橡胶绝缘材料的司机室底板上,极易引起高空坠落事故(此类事故时有发生)。为消除安全隐患,在吊笼司机室底部采取防护措施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能有效消除因司机室底板锈烂而具有人员坠落安全隐患的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电梯司机室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水平安装在司机室下方的防护平台以及安装在司机室门框两侧的连接座,所述的防护平台与连接座插接连接且通过螺栓组紧固,以消除因司机室底板锈烂而造成的司机可能坠落的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平台为采用方管制作而成的平面框架。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为的轴线水平且相互平行布置的两个矩形管;两个矩形管的一端开口朝外布置,以供防护平台插接连接;矩形管的管壁上还制作有通孔以供所述螺栓组穿插配合。
所述防护平台的一侧制作有与两个矩形管相适合的两个插头,以同时与两个矩形管一一插接配合,实现防护平台与连接座的连接安装。
两个插头轴线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矩形管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防护平台与连接座采用插接配合再加双螺栓组紧固,有效防止了平台转动,安全可靠,保障了司机的安全;2、施工电梯拆卸时,防护平台亦可同时拆卸,方便运输和仓储;3、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护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笼与司机室位置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笼与司机室位置关系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司机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护装置1,司机室2,吊笼3,连接座1-1,螺栓组1-2,防护平台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附图所示的司机室2,为薄钢板折弯而成箱体结构,突出固定在施工电梯的一个侧面;这是现有施工电梯的常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施工电梯司机室防护装置1,包括连接座1-1以及通过连接座和螺栓组1-2水平安装在司机室下方的防护平台1-3;防护平台与司机室低端的距离优选为3-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未经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68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