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0999.7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万明;刘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莱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河道 生态 修复 便携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包括气垫、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浮床主体,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左侧皆安装有套柱,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右侧安装有套筒,第一框架的右侧通过套筒与第二框架左侧的套柱卡接固定,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内侧皆通过塑料螺杆安装有浮床主体,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两侧皆安装有吊耳,吊耳的表面固定有固定绳,固定绳的另一端通过地钉固定在河岸上,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前后侧皆安装有气垫。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浮床主体、套筒、套柱、塑料螺杆、吊耳、固定绳、地钉、气垫结构,解决了生态浮床不便于携带组装和浮床进行河道修复时不易固定漂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
背景技术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而生态修复中的一项是河道生态修复,河道生态修复中通常需要用到生态浮床进行修复,河道生态修复主要是为了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而生态浮岛,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床等。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生态浮岛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的水体污染,也用于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等。
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在河道的生态修复中,需要用到生态浮床,但是浮床的需要根据河道水体的分布面积进行组装,这边导致需要多种浮床,但是多组浮床非常不便于携带及组装;
2、由于生态浮床是漂浮在河道水体上的,缺乏稳定性,一旦河水流动,浮床也容易随之漂流,容易丢失,便失去了应有的生态修复效果,所以需要能够固定浮床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解决了生态浮床不便于携带组装和浮床进行河道修复时不易固定漂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包括气垫、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浮床主体,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左侧皆安装有套柱,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右侧安装有套筒,第一框架的右侧通过套筒与第二框架左侧的套柱卡接固定,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内侧皆通过塑料螺杆安装有浮床主体,浮床主体的内侧开设有种植槽,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两侧皆安装有吊耳,吊耳的表面固定有固定绳,固定绳的另一端通过地钉固定在河岸上,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前后侧皆安装有气垫。
优选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结构完全一致,浮床主体、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皆漂浮在河道水体表面。
优选的,第一框架内部的前、后侧皆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浮床主体内部的中心处纵向开设有第二螺纹槽,塑料螺杆穿过第一框架内的第一螺纹槽和浮床主体内的第二螺纹槽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莱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莱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0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细胞复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压式空气采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