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0999.7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万明;刘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莱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河道 生态 修复 便携式 | ||
1.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包括气垫(4)、第一框架(5)、第二框架(8)和浮床主体(14),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8)的左侧皆安装有套柱(7),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8)的右侧安装有套筒(6),第一框架(5)的右侧通过套筒(6)与第二框架(8)左侧的套柱(7)卡接固定,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8)的内侧皆通过塑料螺杆(13)安装有浮床主体(14),浮床主体(14)的内侧开设有种植槽(15),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8)的两侧皆安装有吊耳(16),吊耳(16)的表面固定有固定绳(10),固定绳(10)的另一端通过地钉(1)固定在河岸(2)上,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8)的前后侧皆安装有气垫(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8)的结构完全一致,浮床主体(14)、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8)皆漂浮在河道水体(3)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架(5)内部的前、后侧皆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9),浮床主体(14)内部的中心处纵向开设有第二螺纹槽(25),塑料螺杆(13)穿过第一框架(5)内的第一螺纹槽(19)和浮床主体(14)内的第二螺纹槽(2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8)左侧的套柱(7)一端安装有方块(18),方块(18)位于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8)内的安装槽(17)内侧,安装槽(17)的上方安装有限位杆(12),且方块(18)的内侧开设有通孔(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其特征在于:套柱(7)的表面安装有限位销(11),套筒(6)的表面开设L型槽(9),限位销(11)与套筒(6)表面的L型槽(9)卡接固定,限位杆(12)的底端插接于方块(18)内侧的通孔(20)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其特征在于:浮床主体(14)包括混凝土涂层(21)、合成树脂(22)、聚苯乙烯发泡(23)和不锈钢外框架(24),不锈钢外框架(24)的内侧安装有聚苯乙烯发泡(23),聚苯乙烯发泡(23)上方的不锈钢外框架(24)内侧安装有合成树脂(22),合成树脂(22)上方的不锈钢外框架(24)内侧涂覆有混凝土涂层(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其特征在于:浮床主体(14)内侧的种植槽(15)共设有四组,且两组种植槽(15)及浮床主体(14)的内侧贯穿有回水槽(26),回水槽(26)与种植槽(15)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架(5)的内侧共设置有九个浮床主体(14)和三个塑料螺杆(13),且一个塑料螺杆(13)穿过三个浮床主体(14)与第一框架(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莱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莱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09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细胞复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压式空气采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