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绕电机定子的绕线框架封槽绝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9923.2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9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进科;刘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携创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487 | 分类号: | H02K3/487;H02K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感线圈 绝缘片 定子轭部 防漏电 边板 静电感应 本实用新型 电机定子 电机功率 夹紧固定 绝缘结构 绝缘性能 爬电距离 绕线槽口 绕线框架 漏电 绕线槽 插接 封槽 内壁 强电 绕接 铁芯 胀紧 密封 挤压 损伤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绕电机定子的绕线框架封槽绝缘结构,本产品的磁感线圈在绕线槽绕接饱满,磁感线圈与相邻两片防漏电围边板之间插接有绝缘片,绝缘片将绕线槽口密封,绝缘片用力从上往下插入,利用磁感线圈与防漏电围边板之间的挤压胀紧力将绝缘片夹紧固定;绝缘片使磁感线圈与定子轭部之间的绝缘性能更好;绝缘片保证磁感线圈与定子轭部铁芯的爬电距离,防止磁感线圈工作时因强电/漏电损伤或接触到定子轭部内壁,同时防止磁感线圈与定子轭部之间静电感应,可以增大电机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配件,具体是一种外绕电机定子的绕线框架封槽绝缘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电机行业,定子制作工艺复杂,工人需求大,劳动生产率低,通过外绕线圈方式来实现自动化生产是电机行业发展趋势,传统外绕定子线圈与轭部之间的绕线槽口是开放式连接,为了保证电机爬电距离,只能降低电机磁感线圈的槽满率,限制了电机方案设计时的最大输出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保证电气安规要求的爬电距离基础上,增加电机绕线槽的有效利用面积,增加输出功率,同时有效增加电机耐压能力的电机定子的绕线框架封槽绝缘结构,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为:
一种外绕电机定子的绕线框架封槽绝缘结构,线框封槽绝缘结构包括线框、定子内铁芯、磁感线圈,所述线框为塑料制造;所述线框、定子内铁芯中间均为垂直相通的转子布置孔;所述定子内铁芯固定在线框中间;所述线框外壁延伸有若干用于包裹齿部并固定的凸件,凸件之间设有若干条垂直的绕线槽,绕线槽通过凸件跨槽绕线有磁感线圈;所述凸件的端面延伸有一圈防漏电围边板,相邻的防漏电围边板之间预留有绕线槽口,磁感线圈的铜线从此处绕入绕线槽内,磁感线圈在绕线槽内绕接饱满;所述磁感线圈与相邻两片防漏电围边板之间插接有绝缘片,绝缘片将绕线槽口密封,绝缘片用力从上往下插入,利用磁感线圈与防漏电围边板之间的挤压胀紧力将绝缘片夹紧固定。
优选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所述线框包括上线框、下线框,上线框、下线框、定子内铁芯中间均为垂直相通的转子布置孔;所述定子内铁芯设有若干个齿部,齿部之间为齿部间槽;所述上线框的外壁延伸上半凸件,上半凸件下方设有上半齿部槽,上半凸件的左、右、上三个方向延伸上半防漏电围边板;所述下线框的外壁延伸下半凸件,下半凸件上方设有下半齿部槽,下半凸件的左、右、下三个方向延伸下半防漏电围边板;上半凸件之间设有若干条垂直的上半绕线槽,下半凸件之间设有若干条垂直的下半绕线槽;所述上线框、下线框连接后,它们之间形成了完整的凸件、防漏电围边板、齿部槽、绕线槽;若干个齿部布置在若干个齿部槽上并通过上线框、下线框夹装固定;所述绝缘片的两端为弧形、为塑料制造。
优选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所述定子内铁芯设有十六个齿部,齿部之间为齿部间槽;所述凸件为十六个、绕线槽十六条、齿部槽十六条;齿部间槽对应绕线槽;齿部被包裹在齿部槽内,齿部的最外端凸出在凸件侧壁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绕电机定子的绕线框架封槽绝缘结构的优点为:本产品的磁感线圈在绕线槽绕接饱满,磁感线圈与相邻两片防漏电围边板之间插接有绝缘片,绝缘片将绕线槽口密封,绝缘片用力从上往下插入,利用磁感线圈与防漏电围边板之间的挤压胀紧力将绝缘片夹紧固定;绝缘片使磁感线圈(漆包线)与定子轭部之间的绝缘性能更好;绝缘片保证磁感线圈(漆包线)与定子轭部铁芯的爬电距离,防止磁感线圈工作时因强电/漏电损伤或接触到定子轭部内壁,同时防止磁感线圈与定子轭部之间静电感应,可以增大电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定子内铁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拆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侧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携创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携创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9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机转子极间连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