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6336.8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5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玮;李顺展;周飞;曾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韩狄;毛威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指纹识别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该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光路引导结构和光学指纹传感器;其中,该光路引导结构设置在显示屏和该光学指纹传感器之间,以将在该显示屏上方的手指形成的返回光信号引导至该光学指纹传感器;该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的感应阵列用于接收返回光信号,并根据该返回光信号检测该手指的指纹图像;其中,该返回光信号包括的第一返回光信号为第一光信号透射进该手指,再从该手指透射出并穿过该显示屏的光信号。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利用透射出手指表面的透射光获得指纹图像,可以不受手指是否与电子设备的表面接触良好的影响,成像效果更好,提高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识别领域,尤其涉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进入全面屏时代,手机的屏占比越来越大,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顺势成为潮流,光学屏下指纹技术率先进入商用,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均发布了光学屏下指纹机型,国际品牌厂商的屏下指纹技术新机也在紧密锣鼓地研发中。
目前的光学屏下指纹技术基本都应用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等自发光的手机屏幕上,利用这类屏幕包括的自发光的屏幕像素作为光源,光线照射到手指上经过手指反射,透过手机屏幕和特殊光学镜头,被屏下的传感器接收到,实现指纹图像采集和指纹识别。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指纹识别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适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包括:光路引导结构光学指纹传感器;其中,所述光路引导结构用于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之间,以将在所述显示屏上方的手指形成的第一返回光信号引导至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用于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其包括具有多个光学感应单元的感应阵列,所述感应阵列用于接收经过所述光路引导结构的所述第一返回光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返回光信号检测所述手指的指纹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返回光信号为第一光信号透射进所述手指,再从所述手指透射出并穿过所述显示屏的光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光信号为发光组件以预设角度朝向所述手指发射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发光组件用于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边缘,并与所述显示屏并排设置且互不遮挡。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用于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上表面的非显示区域的下方,所述发光组件以所述预设角度发出的所述第一光信号照射到触摸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上表面的指纹检测区域的所述手指,所述指纹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上表面的显示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和透镜,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光源的上表面;所述透镜用于汇聚所述光源发出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光信号照射到触摸所述指纹检测区域的所述手指。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垂直腔表面发射用于向触摸所述指纹检测区域的所述手指发出所述第一光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为红外光或可见光。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红外光的波长为940nm;或者,所述可见光的波长为5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6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泵房供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PC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