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4840.4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3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董艳红;闫钰;刘海臣;郑文禹;陈丽君;俞双;孙杨;王琪;潘姝;王宇;李晓丹;齐胜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猛 |
地址: | 13002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沿着垃圾渗滤液的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厌氧池设置有污水进口,所述二沉池的上部设置有上清液出口,还包括:与所述厌氧池相连的第一生物菌剂培养装置;与所述缺氧池相连的第二生物菌剂培养装置;与所述好氧池相连的第三生物菌剂培养装置。所述处理系统中,第一生物菌剂培养装置、第二生物菌剂培养装置以及第三生物菌剂培养装置的设置,可以在不同的处理单元富集有效菌属,根据不同菌属的需求投加相应的高效微生物菌剂,减少了微生物激活、休眠的过程和时间,提高了生物活性、污泥利用率以及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产生的垃圾量不断增加,并且出现较多难降解、难处理的垃圾废物。垃圾处理的核心方法是卫生填埋法。卫生填埋法由于价格低廉、适用条件宽泛被各个地区广泛使用,但同时填埋后所产生的渗滤液具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会严重危害各个地区水质条件及生活环境,如若处理不当,更会造成地下水资源污染等严重事件。由于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和水资源的认识逐渐提高,如何处理垃圾渗滤液成为国内外水处理行业的热点问题之一。
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污染物含量极高、含有较多难降解难处理的有机成分,并且水质水量波动性较大,所以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十分困难,如若处理不当,又会造成极大的危害。2008年,我国修订发布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对垃圾渗滤液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目前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渗滤液处理技术包含土地处理、物化处理、生物处理等。其中土地处理无法单独使用,由于处理难度问题和占地问题,近年来已很少应用。物化处理一般作为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生物处理可以经济、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但单独采用生物处理一般无法达标,需要和其他工艺有机结合。目前大多采用包含预处理和生物处理的组合工艺。
预处理采用混凝沉淀法,是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聚集形成絮凝体,再加以分离的方法。目前采用的混凝剂多为铁、铝盐类或聚合体类。但无论采用何种混凝剂,COD的去除率一般在30%~60%,很难有突破性的提高。由国内的一些案例表明混凝沉淀法使用的混凝剂普遍存在处理效率低,相对处理成本高的缺点,如何开发新型安全、高效、低廉混凝剂是提高混凝法处理渗滤液废水的经济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
生物法一般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及好氧-厌氧结合等方法。由于一般情况下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且浓度高,单采用好氧法或者厌氧法很难达到水质处理要求,所以一般将好氧和厌氧联合使用。而在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中,氮、磷的去除比较复杂,需要涉及硝化、反硝化及释磷和放磷等多个生化过程。而活性污泥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包含着各类生物,不同池体中的活性污泥基本相同,是一个完全掺混的体系,在不同的池体中由于控制条件不同,起作用的微生物也不同。具体的,比如: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分别在缺氧池和好氧池中起作用,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属被激活,硝化菌属处于休眠状态,混合液进入好氧池后,硝化菌属被激活,反硝化菌属处于休眠状态,在这个循环体系中,两种菌属都是激活和休眠交替进行,对有效菌属的积累增殖不利,同时菌种激活需要一定的时间,降低了活性污泥的利用率。
综合以上混凝沉淀及生物处理方法的特点,如何更好地解决和处理传统生物处理工艺中存在的矛盾关系和弊端,使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对有效菌种更好的筛选及培养,开发低能耗、高处理能力的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采用这种处理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率较高,污泥利用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沿着垃圾渗滤液的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厌氧池设置有污水进口,所述二沉池的上部设置有上清液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4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