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4840.4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3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董艳红;闫钰;刘海臣;郑文禹;陈丽君;俞双;孙杨;王琪;潘姝;王宇;李晓丹;齐胜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猛 |
地址: | 13002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沿着垃圾渗滤液的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厌氧池设置有污水进口,所述二沉池的上部设置有上清液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厌氧池相连的第一生物菌剂培养装置;
与所述缺氧池相连的第二生物菌剂培养装置;
与所述好氧池相连的第三生物菌剂培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通过第一生物菌剂投加管与所述第一生物菌剂培养装置相连;
所述缺氧池通过第二生物菌剂投加管与所述第二生物菌剂培养装置相连;
所述好氧池通过第三生物菌剂投加管与所述第三生物菌剂培养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菌剂投加管上设置有第一生物菌剂投加阀门;
所述第二生物菌剂投加管上设置有第二生物菌剂投加阀门;
所述第三生物菌剂投加管上设置有第三生物菌剂投加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混凝池和沉淀池;
所述混凝池设置有污水进口和污水出口;
所述沉淀池的污水进口与所述混凝池的污水出口相连;
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厌氧池的污水进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厌氧池的污水进口通过进水管连接;
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泵、进水阀门和进水流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的污水出口处设置有厌氧池隔板组,所述厌氧池隔板组包括第一厌氧池隔板、第二厌氧池隔板和第三厌氧池隔板;厌氧池的出水从第一厌氧池隔板的顶部流入厌氧池隔板组,然后,从第二厌氧池隔板的底部流至第三厌氧池隔板,出水中的污泥则从第二厌氧池隔板的底部被截留回厌氧池原池,出水从第三厌氧池隔板的顶部流出,进入缺氧池;
所述缺氧池的污水出口处设置有缺氧池隔板组,所述缺氧池隔板组包括第一缺氧池隔板、第二缺氧池隔板和第三缺氧池隔板;缺氧池的出水从第一缺氧池隔板的顶部流入缺氧池隔板组,然后,从第二缺氧池隔板的底部流至第三缺氧池隔板,出水中的污泥则从第二缺氧池隔板的底部被截留回缺氧池原池,出水从第三缺氧池隔板的顶部流出,进入好氧池;
所述好氧池的污水出口处设置有好氧池隔板组,所述好氧池隔板组包括第一好氧池隔板、第二好氧池隔板和第三好氧池隔板;好氧池的出水从第一好氧池隔板的顶部流入好氧池隔板组,然后,从第二好氧池隔板的底部流至第三好氧池隔板,出水中的污泥则从第二好氧池隔板的底部被截留回好氧池原池,出水从第三好氧池隔板的顶部流出,进入二沉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硝化液回流管;
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用于将好氧池中的部分硝化液回流至缺氧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硝化液回流管上设置有硝化液回流泵、硝化液回流阀门和硝化液流量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回流管;
所述污泥回流管用于将二沉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阀门和污泥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48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