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景天窗的星空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8352.2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2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易楚臣;谌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楚臣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B60J1/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赵丽 |
地址: | 415726***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景 天窗 星空 系统 | ||
全景天窗的星空顶系统,包括天窗骨架框、可伸缩的遮阳帘,还包括流星导光纤Ⅰ、流星导光纤Ⅱ、导光纤、导光管,天窗骨架框上还设有导光固定旋转架和遮阳帘卷轴,导光固定旋转架通过轴管连接遮阳帘卷轴,遮阳帘的一端缠绕在遮阳帘卷轴上;流星导光纤Ⅰ的一端穿入导光固定旋转架,另一端连接有流星机,流星导光纤Ⅱ平铺至所述遮阳帘上;导光纤一端固定于遮阳帘卷轴内部的固定位,另一端穿出遮阳帘卷轴后平铺至所述遮阳帘上;导光管一端接入导光固定旋转架内,另一端连接光源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全景天窗的星空遮阳帘,能够解决传统星空顶中不能在有天窗遮阳帘的部分安装星空顶及现有技术中不能在有天窗遮阳帘部分呈现律动流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主要涉及一种全景天窗的星空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对于每个家庭都不再陌生,汽车配置越来越高,标配全景天窗的车型也越来越多。人们在使用汽车的同时对内饰的要求越来越追求美观、舒适 ,汽车星空顶慢慢走入人们的视线。传统星空顶技术是通过光源机输送光源到导光纤,把每根导光纤按需要的效果与图案插入并穿透汽车内饰顶棚固定。律动流星则按流星机灯光跑动顺序同样穿透顶棚排成一条条流星线。这种技术多适用于小天窗或无天窗车型,而配置有全景天窗的车型由于天窗遮阳帘较薄且透光,无法承受太多重量,又需要经常伸缩卷动而无法安装星空顶。现有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一部分难题,但其使用的LED光源与光纤均置于遮阳帘内以电源线连接LED光源发光,天窗遮阳帘难以承其重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其以光纤破点照射穿透遮阳帘的方式呈现星点效果,导致星点不规则、不明亮与无天窗部分安装的星点效果不协调。导光纤传导光的同时自身也会发光,较薄且透光的遮阳帘会将整根导光纤映射在车内。另外,其星点数量由破点多少决定,实际施工并不能制作精准图案与设计LOGO,且光纤破点之后伸缩的同时破点处易折断,且现有专利技术并不能在天窗遮阳帘上呈现律动流星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有天窗遮阳帘的部分安装星空顶、在有天窗遮阳帘部分呈现律动流星的全景天窗的星空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景天窗的星空顶系统,包括天窗骨架框、可伸缩的遮阳帘,还包括流星导光纤Ⅰ、流星导光纤Ⅱ、导光纤、导光管,所述天窗骨架框上还设有导光固定旋转架和遮阳帘卷轴,所述导光固定旋转架通过轴管连接遮阳帘卷轴, 所述遮阳帘的一端缠绕在所述遮阳帘卷轴上,另一端通过固定座形成的卡制缘面固定在天窗骨架框上;所述流星导光纤Ⅰ的一端穿入导光固定旋转架,光传入至固定在遮阳帘卷轴外表面的流星导光纤Ⅱ,另一端连接有流星机,流星导光纤Ⅱ平铺至所述遮阳帘上;所述导光纤一端固定于所述遮阳帘卷轴内部的固定位,另一端穿出遮阳帘卷轴后平铺至所述遮阳帘上;所述导光管一端接入所述导光固定旋转架内,光传入至遮阳帘卷轴内,另一端连接光源机,布置有流星导光纤Ⅱ和导光纤的遮阳帘可以绕着所述遮阳帘卷轴伸缩。
进一步,所述导光固定旋转架包括主板、垂直穿过主板的空心轴管,所述主板通过螺杆固定于天窗骨架框上。
进一步,所述遮阳帘卷轴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管,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的定位杆,管内设有用于遮阳帘复位的复位弹簧,靠近开口端的圆管表面设有条形槽。
进一步,所述导光固定旋转架的空心轴管套装于所述遮阳帘卷轴的开口端,所述遮阳帘卷轴作为转子套在所述导光固定旋转架上实现旋转;电机工作推动遮阳帘转动伸缩时,所述遮阳帘开孔卷轴相对于导光固定旋转架实现转动。
进一步,所述导光纤的数量≥500根,规格为0.25mm/0.5mm、PMMA。
进一步,所述主板开孔设有12个孔位,所述流星导光纤I对应的设有12根,规格为3mm、PMMA;所述流星导光纤Ⅱ对应的设有12组,每组包括3~5根规格为0.5mm、PMMA的导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楚臣,未经易楚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8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底部槽道式改进
- 下一篇:采煤机牵引部用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