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介质棒磨损及跑偏的可拆卸介质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5411.0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2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险峰;张志刚;王斌;张红军;王明华;权芳民;贾明;张燕强;王玉成;赵金鹏;王军伟;许波;吴印;叶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钢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31 | 分类号: | B03C1/031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王娜 |
地址: | 7351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磨损 可拆卸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脉动立环高梯度强磁选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介质棒磨损及跑偏的可拆卸介质盒组件。以解决现有介质盒中存在的问题,该介质盒组件包括下顶板、介质棒、上顶板、下顶板与上顶板之间装有介质棒,且下顶板与上顶板通过多根丝安装,丝杆上间隔装有孔板组,所述孔板组包括上部孔板、下部孔板,且上部孔板与下部孔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之间安装有第一黄铜孔板、第二黄铜孔板,下顶板及上顶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压条。该方法包括压条及耳板的焊接以及黄铜板的组装等,本实用新型利用黄铜孔板可以有效避免介质棒对孔板的磨损,另外介质棒承受巨大冲击力脱离孔板的约束,欲窜出介质盒时,顶板上的压条拢住介质棒,避免介质棒脱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脉动立环高梯度强磁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介质棒磨损及跑偏的可拆卸介质盒组件。
背景技术
介质盒是脉动立环高梯度磁选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影响选矿指标。以往脉动立环高梯度磁选机“非可拆卸”介质盒存在问题:介质棒与孔板、顶板等焊接成为整体,选矿正常生产时介质棒相对介质盒不运动,易结垢堵塞影响选矿效果,发生结垢堵塞后不能清理。为观察非可拆卸介质盒结垢堵塞情况,用切割机把使用过一段时间的非可拆卸介质盒切开、一分为二,内部结垢明显。而可拆卸介质盒在现场选矿正常生产时,不容易结垢。即使结垢了,可以把顶板处嵌入的螺母拆除,卸去顶板、清理介质棒,清理之后再把顶板组装回去。但是以往可拆卸介质盒存在以下问题:少量介质棒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处与介质盒孔板接触且存在相对运动,磨损快,磨损区域集中在介质盒最外圈2-3层孔和最内圈1层孔。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另外,介质盒完成装配之后再焊接耳板,焊接时产生高温,距离耳板近的介质棒受热,这部分介质棒原有的铁素体金相组织发生改变,“软磁性能”变差。在选矿厂正常生产过程中,立环高梯度磁选机的转环保持匀速圆周运动,当矿浆槽内落入“杂物”,会阻止高梯度磁选机的转环运转、刮蹭安装在转环上的介质盒最外层介质棒,可能把介质棒蹭出(从孔板、顶板之间)一旦“杂物”卡住介质盒,产生冲击,会导致孔板、顶板组件发生变形,介质棒散落,严重影响选矿工艺性能。把介质盒安装到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时,经常出现介质盒的耳板孔与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转环的介质盒安装孔位置偏离现象,不能正确安装到位。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介质盒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准确的抗介质棒磨损及跑偏的可拆卸介质盒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介质棒磨损及跑偏的可拆卸介质盒组件,包括下顶板、介质棒、上顶板、下顶板与上顶板之间装有介质棒,且下顶板与上顶板通过多根丝杆安装,丝杆上间隔装有孔板组,所述孔板组包括上部孔板、下部孔板,且上部孔板与下部孔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之间安装有第一黄铜孔板、第二黄铜孔板,上部孔板、下部孔板、第一黄铜孔板以及第二黄铜孔板中装有均布装有介质棒,介质棒的底部装有下顶板,介质棒的顶部装有上顶板,所述下顶板及上顶板上均设有倾斜的耳板,且下顶板及上顶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压条。
进一步地,孔板组包括通过螺母间隔安装在丝杆上的下部孔板组、中部孔板组以及上部孔板组。
进一步地,下顶板及上顶板上均焊接有倾斜的耳板,且下顶板及上顶板长度方向的两端焊接有压条。
进一步地,第一黄铜孔板以及第二黄铜孔板的厚度为2mm,上部孔板以及下部孔板的厚度为1.5 mm,且第一黄铜孔板以及第二黄铜孔板上均布设有多个黄铜介质棒孔,上部孔板以及下部孔板上均布设有多个孔板介质棒孔,且黄铜介质棒孔的直径小于孔板介质棒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一黄铜孔板上均布设有两个黄铜丝杆孔,第二黄铜孔板上均布设有三个黄铜丝杆孔。
进一步地,下部孔板及上部孔板上对应设有多个孔板丝杆孔。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钢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钢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5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辐射蓄热式加热炉烧嘴模具
- 下一篇:一种移动皮带机自动布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