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液过滤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4944.9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6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赵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01 | 分类号: | B01D29/01;B01D35/3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崔双双;李红伟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过滤 器械 | ||
一种引流液过滤器械,其包括用于固定引流液容器的固定结构以及用于过滤引流液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设置在固定结构的上方,过滤结构与固定结构一体连接;通过固定结构将用于盛放引流液的量杯固定,过滤结构在量杯上方进行过滤,过滤之后的引流液再回输至患者体内。与现有技术的引流液过滤器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将引流液容器固定在固定结构上,将过滤网固定在支撑柱上,过滤网覆盖引流液容器开口,引流袋悬挂在挂钩上,引流袋内的引流液流入过滤网,经过滤网过滤之后进入引流液容器内,整个过滤过程不需要专人手持引流袋和过滤网,节省人力,且整体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引流液过滤器械。
背景技术
临床护理过程中某些疾病的患者需要每日将自体引流出来的胃液或胆汁等引流液,在体外进行过滤,之后再进行回输,例如:消化道瘘是腹部手术后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因腹部创伤、炎性肠道疾病、手术后肠管或吻合口破裂,导致消化液、食物残渣漏至切口或腹腔外,漏出的消化液对皮肤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由于消化液中含有极为丰富的消化酶以及电解质等物质,严重者常因大量消化液丢失,肠内营养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这些病变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为解决消化液外漏的问题,需要对消化液进行引流过滤以及回输。
目前临床引流液过滤过程中,因缺乏相应过滤装置及组件,常常需要两名护理人员配合操作,一人手提引流袋,另一人手持纱布,覆盖量杯口部。胃液等引流液往往较为粘稠,过滤过程耗费时间也耗费人力,并且容易出现引流液遗漏遗撒等情况,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因缺乏相应的过滤器械,常常需要两名护理人员配合操作,一人手提引流袋,另一人手持纱布,覆盖量杯口部进行过滤。胃液等引流液往往较为粘稠,过滤过程耗费时间也耗费人力,并且容易出现引流液遗漏遗撒等情况,污染环境问题,提供一种引流液过滤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缺乏相应的过滤器械,常常需要两名护理人员配合操作,一人手提引流袋,另一人手持纱布,覆盖量杯口部进行过滤。胃液等引流液往往较为粘稠,过滤过程耗费时间也耗费人力,并且容易出现引流液遗漏遗撒等情况,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流液过滤器械。
一种引流液过滤器械,其包括用于固定引流液容器的固定结构以及用于过滤引流液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设置在固定结构的上方,过滤结构与固定结构一体连接;通过固定结构将用于盛放引流液的量杯固定,过滤结构在量杯上方进行过滤,过滤之后的引流液再回输至患者体内。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底座及放置引流液容器的放置盘,放置盘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底座的面积大于放置盘的面积;所述底座与放置盘通过连接结构连接;连接结构分别与底座及放置盘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固定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底座设置为圆环形底座,放置盘设置为圆形盘;底座的直径大于放置盘的直径;放置盘与底座之间的间隔距离设置为10-15cm;此种设置可使引流液容器距离放置过滤器械的平面有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在所述底座内侧设置用于加强底座牢固性的加固结构,增强底座的稳定性,防止底座变形。
进一步,所述加固结构设置为十字形加固板,十字形加固板与所述底座内侧壁一体连接;十字形加固板的设置可以保证底座形状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倒“L”形连接杆,倒“L”形连接杆设置在底座上端,倒“L”形连接杆底部与所述底座一体连接,倒“L”形连接杆上端与所述放置盘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通过倒“L”形连接杆将底座和放置盘牢固连接。
进一步,设置2-4个倒“L”形连接杆,充分保证底座和放置盘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4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有阻性消音器的增压器压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开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