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肩关节上举练习辅助运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0128.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3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凤英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宋业萍 |
地址: | 53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肩关节 上举 练习 辅助 运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肩关节上举练习辅助运动装置,属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椅子、立柱和驱动机构,立柱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左立柱和右立柱分别固定于椅子的两侧,左立柱上设有左导轨,右立柱上设有右导轨,左导轨上滑动安装有左支撑板,右导轨上滑动安装有右支撑板,驱动机构包括左驱动机构和右驱动机构,左驱动机构包括左脚踏和左传动件,右驱动机构包括右脚踏和右传动件,本实用新型的肩关节上举练习辅助运动装置使用脚驱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往上运动,无需使用手术后的手臂出力上举,解决了肩关节的上举康复运动中手臂容易疲劳的问题,辅助病人更容易地完成肩关节的上举康复运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肩关节上举练习辅助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肩关节手术的病人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康复后,需要做肩关节上举康复运动,正常的肩关节手术后上举康复运动需要每天做两次,每次运动30分钟到1小时,现在病人做肩关节上举康复运动时,需要先站在墙壁前,然后手术后的手臂靠着墙壁,弯曲肘关节,依靠手指向上爬墙的动作达到上举、下降手臂来实现肩关节的运动,但是由于使用手术的手臂出力和肩关节的疼痛,此时病人处于站立位,上举时手臂很容易疲劳,很多病人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停下来,使得上举练习时间不够,康复运动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导致康复时间延长,肩关节僵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肩关节上举练习辅助运动装置,帮助病人将手臂举起来,辅助病人做肩关节上举康复运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肩关节上举练习辅助运动装置,包括椅子、立柱和驱动机构,所述椅子包括椅座、椅脚和椅背,所述椅脚固定于所述椅座的下部,所述椅背固定于所述椅座的后端;所述立柱竖向设置,所述立柱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分别固定于所述椅背的两侧,所述左立柱上设有左导轨,所述右立柱上设有右导轨,所述左导轨上滑动安装有左支撑板,所述右导轨上滑动安装有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均设于所述椅座的上方,所述左立柱的上端设有左滑轮,所述右立柱的上端设有右滑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左驱动机构和右驱动机构,所述左驱动机构包括左脚踏和左传动件,所述右驱动机构包括右脚踏和右传动件,所述左脚踏和右脚踏分别铰接于所述椅座的前部;所述左脚踏连接有左复位弹簧,所述左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脚踏和椅座,所述左传动件包括左连杆和左链条,所述左连杆设于所述椅座的下方,所述左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椅脚,所述左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左脚踏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左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左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左链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板,所述左链条的中部安装于所述左滑轮上;所述右脚踏连接有右复位弹簧,所述右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右脚踏和椅座,所述右传动件包括右连杆和右链条,所述右连杆设于所述椅座的下方,所述右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椅脚,所述右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右脚踏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右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右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右链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板,所述右链条的中部安装于所述右滑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表面均设有护垫。护垫能够增加手臂放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时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椅座的前部分别设有左脚踏支架和右脚踏支架,所述左脚踏包括左脚板、左铰接杆和左套接杆,所述左铰接杆铰接于所述左脚踏支架,所述左脚板固定于所述左铰接杆的前端,所述左套接杆垂直固定于所述左铰接杆的后端,所述左套接杆远离所述左铰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左套环,所述左连杆滑动套设于所述左套环内;所述右脚踏包括右脚板、右铰接杆和右套接杆,所述右铰接杆铰接于所述右脚踏支架,所述右脚板固定于所述右铰接杆的前端,所述右套接杆垂直固定于所述右铰接杆的后端,所述右套接杆远离所述右铰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套环,所述右连杆滑动套设于所述右套环内。
进一步地,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上分别设有刻度。刻度方便观察和调节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升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凤英,未经何凤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0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合堵漏王进行管道连接的辅具
- 下一篇:一种微滤膜废水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