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外部冷却三维试验段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5819.3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2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陆道纲;王汉;刘少华;张泽皓;高尚;靳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7/00 | 分类号: | G21C17/00;G01M10/00;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李全旺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融 物堆内 滞留 压力容器 外部 冷却 三维 试验 | ||
1.一种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外部冷却三维试验段,所述试验段设置在试验台架上,所述试验台架包括:水箱、换热器、涡流流量计、过渡区、加热系统、上升管、下降管段、出口阀、进口阀、加热系统、数据采集及信号控制系统和电源控制系统,试验段设置在所述加热系统上,所述试验段上端连接所述上升管段经过所处出口阀连接所述水箱,所述试验段下端连接所述过渡区通过涡流流量计连接所述水箱,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换热器,所述数据采集及信号控制系统采集出口阀处和过渡区处信号,所述电源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数据采集及信号控制系统和加热系统;
所述试验段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和加热板,所述流道呈半球三维切片型,所述流道两侧均匀间隔开设有4个视窗,以观察流道内介质流动状态、气泡产生和CHF发生时流道内的变化;所述试验段具有9段加热板,每段加热板均匀分布有加热棒安装孔,所述加热棒安装孔可用于安装加热棒,通过调节加热棒功率来控制热流密度分布,每段加热板上分布有多跟热电偶安装孔,所述热电偶安装孔可用于安装热电偶,以监控整个加热段的温度分布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外部冷却三维试验段,其特征在于:各段加热棒既可以大度加热调节,也可以同时调节,用于研究不同加热状况对于CHF和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各区域的加热状态对于外部冷却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外部冷却三维试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段加热板上设置有23个加热棒安装孔;每段所述加热板上分布有14根热电偶安装孔;所述加热板为纯铜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外部冷却三维试验段,其特征在于:每段加热板上的热电偶安装孔的设置方式为:靠近流道的壁面处设置有3根热电偶安装孔,用以检测壁面温度的分布并确定CHF发生点的位置;对应的径向位置也设置有3根热电偶安装孔;在下两排加热棒中间设置有4根热电偶安装孔,监测纵向温度分布,确保加热板热流方向以纵向为主;加热板左右两侧对称位置也设置有2根热电偶安装孔,观察加热板温度横向分布是否均匀;加热板最上面设置有1根热电偶安装孔,测该区域温度,作为超温保护预警信号;两段加热板连接处设置1根热电偶安装孔,以确认热流的连续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外部冷却三维试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底部开设2个打光孔,使用高速摄像机进行拍摄记录,经过图形处理后研究流道内介质流动状态和发生CHF时的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外部冷却三维试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底部开设16度的孔作为冷却水进口,通过法兰与所述试验台架相连,构成完整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外部冷却三维试验段,其特征在于:试验过程中形成一个自然循环回路,在充满水的状态下,所述流道内的流体被加热,温度升高后密度下降,由于密度差,沿上升管段进入到上部的水箱,水箱中的低温水通过下降管段又重新补充进流道,下降管段设有涡流流量计,随时监控流量,进口阀门和出口阀门可以调节流量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58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