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螺钉搓丝机的防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2230.8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9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韩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运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H3/06 | 分类号: | B21H3/06;B21H9/00;B07C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螺钉 搓丝机 机构 | ||
一种用于螺钉搓丝机的防错机构,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导轨和两个卡位及撞杆以及控制器,第一导轨自穿垫机倾斜向下延伸,第二导轨垂直并相通于第一导轨,其末端与搓丝工位相接,第三导轨垂直并相通于第二导轨,第一、二导轨上均设有具有微动开关的卡位,各卡位前均设有撞杆,用于推动被止挡工件换向滑行(朝向撞杆对侧),各卡位由支板及挡板构成“ㄱ”形结构,第一导轨上的挡板底面与导轨顶部的间距为h1,螺帽的厚度为m,垫片的厚度为d,m<h1<m+d;第二导轨上的挡板底面与导轨顶部的间距为h2,m+d<h2<m+2d,本机构可避免现有技术中未穿垫或穿垫两个以上的不良品流入搓丝工位,提高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搓丝机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螺钉搓丝机的防错机构。
背景技术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业中,螺钉与孔固定时一般都需要配备垫片来增大接触面积以减小压力,达到保护零件、锁紧零件的目的。在实际生产时,一般是先用穿垫机将垫片提前穿设在螺钉半成品上(此时的螺钉半成品工件由光杆部及螺帽组成),然后再利用一个倾斜向下的导轨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工件由穿垫机输送到搓丝机的搓丝工位以加工出各种规格的螺纹。导轨均由底板及垂直于底板的对称的两个侧壁组成,两侧壁的间距大于螺钉光杆部的直径小于螺帽的外接圆直径。在利用穿垫机穿垫的过程中有可能造成穿垫不良品,比如未穿垫或穿垫两个以上,这将影响后续工艺,比如搓丝工位的定位不准确而最终影响产品的螺纹部加工,导致产品报废,使成品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螺钉搓丝机的防错机构,以避免现有技术中未穿垫或穿垫两个以上的不良品流入搓丝工位,提高成品率。
而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螺钉搓丝机的防错机构,包括整体倾斜向下的用于工件行走的导轨,导轨均由底板及垂直于底板的对称的两个侧壁组成,两侧壁的间距大于螺钉光杆部的直径小于螺帽的外接圆直径,导轨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及第三导轨,第一导轨自穿垫机倾斜向下延伸,第二导轨垂直并相通设置于第一导轨的一侧,其末端与搓丝机的搓丝工位相接,第三导轨垂直并相通设置于第二导轨的一侧,且第三导轨的自由端向下倾斜;第一导轨侧壁嵌设有第一撞杆,第一导轨的位于第一撞杆的后侧的侧壁顶部设置第一卡位;第一卡位包括竖直的固定于第一导轨侧壁的第一支板及水平固定于第一支板顶部的第一挡板,整体构成形,第一挡板底面与第一导轨侧壁顶部的间距为h1,螺帽的厚度为m,垫片的厚度为d,m<h1<m+d;第一挡板朝向第一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导轨与第一撞杆相对设置,第二导轨侧壁嵌设有第二撞杆,第二导轨的位于第二撞杆的后侧的侧壁顶部设置第二卡位;第二卡位包括竖直的固定于第二导轨侧壁的第二支板及水平的固定于第二支板顶部的第二挡板,整体构成形,第二挡板底面与第二导轨侧壁顶部的间距为h2,螺帽的厚度为m,垫片的厚度为d,m+d<h2<m+2d;第二挡板朝向第二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微动开关;第三导轨与第二撞杆相对设置;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撞杆和第二撞杆动作的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电性连接,其输出端与第一撞杆、第二撞杆电性连接。
其中,第一撞杆包括可活动的嵌设于第一导轨侧壁的第一撞板及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一导轨外侧壁的用于驱动第一撞板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其中,第二撞杆包括可活动的嵌设于第二导轨侧壁的第二撞板及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二导轨外侧壁的用于驱动第二撞板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其中,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状态帧控制器。
其中,位于第一卡位后的第一导轨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计数的第一光电传感器。
其中,位于第二卡位后的第二导轨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计数的第二光电传感器。
其中,第三导轨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计数的第三光电传感器。
其中,第一导轨及第三导轨的末端平齐且两者下方设有不良品收纳箱。不良品收纳箱底部设有海绵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运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中运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2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