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管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6760.6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3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F16L55/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管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管减震装置,包括:泵管、套装于泵管外周部的橡胶圈以及设置有用于使泵管穿过的预留孔的楼板,且橡胶圈的外圈与预留孔内壁贴合,橡胶圈的内圈与泵管外壁贴合。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橡胶圈的内圈与泵管的外壁贴合,橡胶圈的外圈与预留孔的内壁贴合以使泵管固定;在泵管工作的过程中,泵管产生的震动可以直接传递给橡胶圈,相比于现有技术,橡胶圈可以将震动进行缓冲,并避免震动进一步传导至楼板,达到很好的减震效果,保证楼板结构的质量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泵管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结构安全是建筑施工过程的关键,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天泵高度不能满足浇筑高度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需要在结构楼板上预留泵管洞口以解决施工高度不够的问题。
由于泵管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存在较大震动,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木方将泵管固定,仅仅能够确保在泵管在泵送的过程中不会自由活动,但是会对下层已完楼层及本层浇筑的混凝土产生较强烈的震动,从而导致局部未完全凝固的混凝土与钢筋网架分离、楼板裂缝等问题,该现象的产生影响了楼板的成型质量与实用质量。
综上所述,如何避免泵管在泵送的过程中产生震动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管减震装置,可以避免泵管在泵送的过程中因震动而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泵管减震装置,包括:泵管、套装于所述泵管外周部的橡胶圈以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泵管穿过的预留孔的楼板,且所述橡胶圈的外圈与所述预留孔内壁贴合,所述橡胶圈的内圈与所述泵管外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包括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橡胶圈单元,且所述橡胶圈单元的内圈均与所述泵管外壁贴合,所述橡胶圈单元的外圈均与用于使所述泵管穿过的预留孔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单元包括顶部橡胶圈单元、中部橡胶圈单元和底部橡胶圈单元;
所述顶部橡胶圈单元的底面与所述楼板的顶面贴合,所述底部橡胶单元的顶面与所述楼板的底面贴合,所述中部橡胶圈单元的顶面与所述顶部橡胶圈单元的底面贴合,所述底部橡胶圈单元的顶面与所述中部橡胶圈单元的底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中部橡胶圈单元为上顶面面积大于下底面面积的圆台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单元均为圆环状结构,且所述圆环状结构的外圈半径与内圈半径的差值大于15cm。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单元的外圈上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橡胶圈单元的外圈下边缘设置有第二倒角。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的内圈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第一防滑纹路,所述橡胶圈的外圈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第二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管减震装置,包括:泵管、套装于泵管外周部的橡胶圈以及设置有用于使泵管穿过的预留孔的楼板,且橡胶圈的外圈与预留孔内壁贴合,橡胶圈的内圈与泵管外壁贴合。
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橡胶圈的内圈与泵管的外壁贴合,橡胶圈的外圈与预留孔的内壁贴合,使泵管固定;在泵管工作的过程中,泵管产生的震动可以直接传递给橡胶圈,相比于现有技术,橡胶圈可以将震动进行缓冲,并避免震动进一步传导至楼板,达到很好的减震效果,保证楼板结构的质量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67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苗木种植用快速喷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教育学资料储存查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