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4656.3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4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波;吴文刚;吴英良;凌伟;李富贵;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装配式 钢筋混凝土 涵洞 盖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盖板,包括盖板,盖板的两侧设置向下伸出的翼缘,翼缘与盖板为预制的一体件,翼缘的内侧表面设置沿盖板长度方向拉通盖板的凹槽;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的相对两端放置在两侧凹槽的下表面上,加强板两端与对应的凹槽顶面之间设置阻水垫;加强板的顶面活动嵌设压板,压板与盖板之间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盖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水量充沛地区而言,涵洞容易从上部浸水的问题,实现防止涵洞上部浸水、提高现场施工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盖板。
背景技术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过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翼墙等。涵洞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
涵洞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种。按建筑材料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钢筋混凝土涵;按照构造形式,涵洞可分为圆管涵、拱涵、盖板涵、箱涵。按照填土情况不同分类,涵洞可以分为明涵和暗涵。明涵是指洞顶无填土,适用于低路堤及浅沟渠处。暗涵洞顶有填土,且最小的填土厚度应大于50cm,适用于高路堤及深沟渠处。按水利性能分类,涵洞可分为无压力式涵洞、半压力式涵洞、压力式涵洞。无压力涵洞指的是入口处水流的水位低于洞口上缘,洞身全长范围内水面不接触洞顶的涵洞。半压力式涵洞指的是入口处水流的水位高于洞口上缘,部分洞顶承受水头压力的涵洞。压力式涵洞进出口被水淹没,涵洞全长范围内以全部断面泄水。
对于现有的混凝土涵洞而言,都采用现浇方式一体成型,这种施工工艺的好处是效率高,工期短,涵洞底部对水流的抗水浸效果好。而由于涵洞一般都是将水从洞内引过,因此这种施工方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涵洞。然而对于某些水量充沛地区而言,如降水量很大的雨林、湿地等环境而言,由于水量过大,涵洞上部浸水的问题始终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现浇混凝土的失水沉降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盖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水量充沛地区而言,涵洞容易从上部浸水的问题,实现防止涵洞上部浸水、提高现场施工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盖板,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设置向下伸出的翼缘,所述翼缘与盖板为预制的一体件,所述翼缘的内侧表面设置沿盖板长度方向拉通盖板的凹槽;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相对两端放置在两侧凹槽的下表面上,加强板两端与对应的凹槽顶面之间设置阻水垫;所述加强板的顶面活动嵌设压板,所述压板与盖板之间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4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轴同步倾斜钻孔机
- 下一篇:加强箍直径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