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绕型无机房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0167.0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4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锋;何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晓锋 |
主分类号: | B66B7/06 | 分类号: | B66B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汪祖乐;邵栋 |
地址: | 2016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绕型无 机房 电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绕型无机房电梯,所述电梯包括:曳引轮,所述曳引轮安装在井道内;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亦安装在所述井道内;以及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在所述曳引轮和所述导向轮之间采用至少两圈围绕,其中,所述钢丝绳围绕所述曳引轮设置的一端部连接轿厢,所述钢丝绳围绕所述导向轮设置的另一端部连接对重。本申请采用钢丝绳复绕的布设方式,通过增加曳引轮的包角使摩擦力增大,提高了电梯的曳引能力,从而达到较低顶层高度的使用,降低了轿厢自重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电梯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机房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绕型无机房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曳引钢丝绳的绕绳方式主要取决于曳引条件,额定载重量和额定速度等因素,绕法不同传动速比也不同。现有无机房曳引比为1:1布置方案中,通常采用单饶1:1,即,钢丝绳曳引轮上只绕过一次,其包角小于或等于180°。但当遇到顶层高度小且轿厢与对重中心过大的情况时,通常会曳引力不足而导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绕型无机房电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复绕型无机房电梯,所述电梯包括:曳引轮,所述曳引轮安装在井道内;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亦安装在所述井道内;以及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在所述曳引轮和所述导向轮之间采用至少两圈围绕,其中,所述钢丝绳围绕所述曳引轮设置的一端部连接轿厢,所述钢丝绳围绕所述导向轮设置的另一端部连接对重。
进一步地,上述的复绕型无机房电梯,其中,所述曳引轮与安装在井道内的曳引机连接,其中,所述曳引轮在所述曳引机的驱动作用下转动。
进一步地,上述的复绕型无机房电梯,其中,当所述钢丝绳在所述曳引轮和所述导向轮之间采用至少两圈围绕时,第一圈所述钢丝绳的围绕包角为α1,第N圈所述钢丝绳的围绕包角为αn,其中,α1≤180°,α1+αn>180°,N≥2;其中,曳引轮的包角α=α1+αn>180°。
进一步地,上述的复绕型无机房电梯,其中,所述电梯的曳引比为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采用曳引比为1:1的钢丝绳复绕布设方式,通过增加曳引轮的包角使摩擦力增大,提高了电梯的曳引能力,从而达到较低顶层高度的使用,降低了轿厢自重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电梯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申请复绕型无机房电梯正视图;
图2:本申请复绕型无机房电梯俯视图;
图3:本申请复绕型无机房电梯的绕线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申请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复绕型无机房电梯,所述电梯包括:曳引轮1,所述曳引轮1安装在井道内;导向轮3,所述导向轮3亦安装在所述井道内;以及钢丝绳5,所述钢丝绳5在所述曳引轮1和所述导向轮3之间采用至少两圈围绕,其中,所述钢丝绳5围绕所述曳引轮1设置的一端部连接轿厢2,所述钢丝绳5围绕所述导向轮3设置的另一端部连接对重4。本实施例采用钢丝绳5复绕的方式,增大了曳引轮1的包角,增大了钢丝绳5与曳引轮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电梯的曳引能力,从而达到较低顶层高度的使用。其中,所述曳引轮1与安装在井道内的曳引机连接,其中,所述曳引轮1在所述曳引机的驱动作用下转动。其中,曳引机又称电梯主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其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晓锋,未经周晓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0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片组件及包含其的风扇屏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鞋设备的按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