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制结构接触对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5923.4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2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瑞可达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11;H01R13/40;H01R24/00;H01R4/30;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经开区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接触 冲制 插孔组件 插针组件 带状材料 电流稳定 生产效率 冲压 卷制 弯式 直式 传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制结构接触对,包括插针组件和两种(直式和弯式)插孔组件;接触对均由带状材料冲压卷制而成,在保证电流稳定传输的同时能提升了接触对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制结构接触对。
背景技术
使用模具冲压成型接触对、冲压圆形接触对代替传统机械车制而成的圆形接触对是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提高连接器载流能力,降低连接器成本,缩短连接器供货周期的发展趋势。传统机械车制的圆形接触对一般依靠插针和插孔基体之间的弹性铜合金(例如:铍青铜)件进行电流传导,但该结构加工周期长生产效益弱,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传导损耗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制结构接触对,可有效解决现有接触对传导损耗率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冲制结构接触对,包括分别使用带状材料冲压卷制,且通过插接配合的插针组件和插孔组件;插孔组件包括插孔;插孔为直式插孔或弯式插孔;插针组件包括与插孔插配的冲压插针。
优选地,直式插孔或弯式插孔与冲压插针对插的一端设置有与冲压插针弹性接触的弹片;弹片的凹陷处设置有卡簧,用于增加弹片的弹性,延缓弹片的弹力衰减。
优选地,插针组件和两种插孔组件的载流主体材质均为镀银铜或铜合金带料,可成型后电镀也可以使用电镀后的材料进行冲压卷制。
优选地,弯式插孔远离插针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螺钉,用与弯式出线的线鼻子连接,并在螺钉与弯式插孔内壁之间设置有垫圈。
优选地,两种插孔组件均有不锈钢护套用于固定和保护插孔弹齿。
优选地,插针外壁具有台阶状凸起,且其插入弹片的一端设置有绝缘帽。
优选地,绝缘帽上开有供插针端部嵌入的卡槽,使其一端嵌入插针内,并在其嵌入插针内的一端两侧设置有作为导向功能的斜面。
优选地,弹片内凹处设置有卡簧。
优选地,插针组件还包括将插孔和弹片包括的护套。
优选地,插针远离插孔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带状材料冲压卷制的加工工艺生产插针组件和插孔组件,提升了产品的加工效率和质量一致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缩短了产品的加工周期;
2、通过插针组件和插孔组件的载流主体直接接触来实现电流的传输,省去了中间转接部件,降低了电流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3、通过在绝缘帽插入插针的一端开设斜面,斜面又能在绝缘帽安装时,起到导向作用,便于绝缘帽顺畅的嵌入至插针内,使插针装配后满足IPXXB。
4、通过在弹片的内凹段设置卡簧,能够在装置工作时对弹片进行保护,由此即可延长插孔组件的使用寿命。
5、插针组件的非对配端和弯式插孔组件的非对配端集成了用与外部连接锁紧的螺母和螺钉组件,使得产品整体结构简单可靠且成本更易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装配直式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装配弯式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冲压插针;2、直式插孔;3、弹片;4、卡簧;5、护套;6、绝缘帽;7、卡槽;8、斜面;9、定位凸起;10、螺母;11、弯式插孔;12、螺钉;13、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瑞可达连接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瑞可达连接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5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巡检机器人的触动式充电装置
- 下一篇:电墙暖连接对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