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2594.8 | 申请日: | 201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4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香;张成帅;杨立新;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1/227 |
代理公司: | 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 37238 | 代理人: | 丁波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内窥 器械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包括耳套和肩托板,耳套的顶部设有扭簧,耳套的内侧面设有耳夹,耳夹与耳套通过扭簧活动连接,且耳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肩托板由塑料板层和内窥器托构成,内窥器托设置于塑料板层的顶部,内窥器托和塑料板层的中间区域设有支撑座,塑料板层的内侧面具有内衬垫,且内衬垫侧面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绑带,内衬垫和固定绑带均与塑料板层固定连接,具有能够代替手部架持耳道内窥器,避免产生手臂疲劳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其中由于耳道比较曲折,并且脆弱,在检查和治疗时需要使用耳道内窥器进行帮助,然而目前耳道内窥器需要医生把持着使用,容易造成手部的疲劳感,因此构造一种能够用于固定的装置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具有能够代替手部架持耳道内窥器,避免产生手臂疲劳感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包括耳套和肩托板,耳套的顶部设有扭簧,耳套的内侧面设有耳夹,耳夹与耳套通过扭簧活动连接,且耳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肩托板由塑料板层和内窥器托构成,内窥器托设置于塑料板层的顶部,内窥器托和塑料板层的中间区域设有支撑座,塑料板层的内侧面具有内衬垫,且内衬垫侧面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绑带,内衬垫和固定绑带均与塑料板层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支撑座由固定套和活动杆构成,固定套竖直设置于塑料板层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套的一侧贯穿有紧固螺丝,活动杆嵌入于固定套中,且活动杆与固定套活动连接,固定套与塑料板层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的支撑座调节内窥器托的高度,使用时首先将耳套通过耳夹夹于患者耳部,随后将肩托板穿戴至患者肩部,根据患者耳部位置,调节内窥器托的高度,并旋紧紧固螺丝将活动杆固定在固定套当中,此时将内窥器的窥探头穿过耳套的穿孔送入患者耳道内,将内窥器的机体放置到肩部的内窥器托上,这样就无需在操作全程把持内窥器,避免产生手臂疲劳感。
进一步的,内衬垫包括乳胶垫层和纱棉层,纱棉层覆盖于乳胶垫层的外表面,乳胶垫层与纱棉层缝合固定,通过设置的乳胶垫层增大肩托板与患者的肩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患者肩部的压强,减小压迫感,提高穿戴舒适度,同时纱棉层用于吸汗,也便于清洗。
进一步的,固定绑带的端部设有子母扣,将固定绑带绕过患者腋下,使用母扣固定后将肩托板穿戴至患者肩部,使用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穿孔的底部设有底托,底托与耳套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的底托支撑内窥器的窥探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能够代替手部架持耳道内窥器,避免产生手臂疲劳感。具体体现为:
优点1:支撑座由固定套和活动杆构成,固定套竖直设置于塑料板层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套的一侧贯穿有紧固螺丝,活动杆嵌入于固定套中,且活动杆与固定套活动连接,固定套与塑料板层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的支撑座调节内窥器托的高度,使用时首先将耳套通过耳夹夹于患者耳部,随后将肩托板穿戴至患者肩部,根据患者耳部位置,调节内窥器托的高度,并旋紧紧固螺丝将活动杆固定在固定套当中,此时将内窥器的窥探头穿过耳套的穿孔送入患者耳道内,将内窥器的机体放置到肩部的内窥器托上,这样就无需在操作全程把持内窥器,避免产生手臂疲劳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25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